北京误判香港导致巨浪 两种意识已生根(图)
北京误判导致“反送中”巨浪 港人主体意识与长期战斗意识已经生根
8月11日香港民众在维园集会。(看中国摄影)
【看中国2019年9月12日讯】香港特首林郑在暂缓“送中条例”立法工作接近三个月后,抵不住不断升级无所畏惧的抗争者,终于宣布将会正式撤回方案。上个星期我在这个专栏,谈到林郑与商界闭门对话的录音流出,显示建制“已经在抗争的持续动能前,感到巨大压力,开始举棋不定。”并猜想“此一压力最后是否足以迫使北京转换路线,向香港人作更多妥协呢?相信很快便会清楚。”结果专栏在香港时间星期三晚出街之际,林郑便作出正式撤案的决定。
若果林郑六月一开始便撤案,那么这个夏天的漫长抗争,便可能不会发生。就像政客讲大话引发政治危机,通常都不是因为原先的大话,而是因为用来掩盖原来大话的更离谱的大话。让这次政治危机持续了那么久、越演越烈的,已经不是“送中条例”,而是港府依赖警察超限暴力处理“反送中”抗争的做法。
香港警队用过度暴力镇压“反送中”示威者,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6月12日警方用大量催泪弹和橡胶子弹射击示威者头部,已经引起国际媒体和人权组织哗然。结果警方的镇压手法一次比一次凶狠,最后演变成7月21日警方纵容乡黑无差别暴打港铁乘客、和8月31日警察亲自的无差别攻击太子站乘客,还有其他无数的被媒体清楚记录的,针对示威者、记者甚至路过市民的超限暴力。
香港民意研究所在七月底进行的一个民调显示,要求政府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警方暴力的市民,高达七成九,比支持正式撤回“送中方案”的七成三更高。这显示对警察暴力的不满,已经超过“送中条例”成为驱动示威抗争持续的最主要理由。
港府当局,以及在背后操盘的中央政府,最初只愿暂缓议案而不愿行多半步正式撤案,本来已经够奇怪。他们至今仍坚决拒绝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就更奇怪。香港政府过往遇到公共丑闻,如铅水事件,都会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这些委员会,通常都可以为反对声音即时降温。这些委员会的调查结果,通常都是例行公事各打五十大板,含糊不清。
独立调查委员会,从来都是政府打发市民要求,以拖延消解反对声音的板斧。很多建制派人士也主张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化解危机,根本是为政府提供一个体面下台阶。但现在对这样一个政府下台阶和无牙老虎,香港政府也如临大敌,坚决顽抗,让危机一直扩大,实在是难以令人理解。
港府在这次危机的怪异应对,很可能与习近平的误判有关。2014年雨伞运动时,政界便传习近平表示中央在廿三条和国民教育问题上,都曾因为群众压力而妥协,下令不可在政改问题上再退。最后“雨革”自行散失动能,港府轻易清场。经过那一役,习极可能在这次也下了指令要特区政府一步也不能退,静待运动在高压镇压下自行退潮。
北京的应对和心态与五年前一样,但香港的民间社会,已经静静吸收“雨革”教训,在意识上已经历巨变。年轻抗争者,已经进化成今天什么也不怕、坚毅无比、创意无限的勇武前线。在这短短三个月,我们也看到抗争者的继续演化。踏入九月,我们见到全港以百计中学学生自发组织人链的活动,我们也见到连登“巴丝”(对网民的称谓;意即:弟兄姊妹)集体创作、深刻体现香港命运共同体精神、很有国歌规格的《愿荣光归香港》歌曲的诞生。香港人的主体意识和长期战斗意识,已经在社会各角落生根。就算抗议暂时退潮,香港已经不是以前的香港。北京将会很快发现,香港问题,已经变得比原本的棘手百倍。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