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难过后,很多人都表示他们有过预感。(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预感有时是真实的梦境,有时是一种直觉;有时关乎自身安危,有时则关乎亲眷,当远方亲人遭受痛苦或不测,有些人还会有对应的身体知觉。人们常把这种神秘的预知能力叫做“第六感”。大灾难过后,很多人都表示他们有过预感。
马航MH17空难
2014年7月17日,11岁荷兰男孩米盖尔(Miguel Panduwinata)即将跟随19岁的哥哥登上马航17号(MH17)班机,从阿姆斯特丹飞去巴厘岛的祖母家度假。
两个男孩在海关前和妈妈萨米拉(Samira)拥抱道别。走向登机口的途中,米盖尔忽然跑回妈妈身边,紧抱着她说:“妈妈,我会想你的,如果飞机坠毁、我死了怎么办?我怕坐飞机。”
妈妈觉得很奇怪,但仍安慰他说:“不要这么说,什么事都不会有的。”在萨米拉目送兄弟俩离去时,这个小儿子一直回头看她,眼中充满哀伤……
起飞2小时后,MH17航班客机遭乌克兰叛军使用俄制山毛榉飞弹击中,坠毁于战乱中的东乌克兰,机上298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生还。
萨米拉回溯,启程前数日,小米盖尔就显得焦虑不安,询问她关于死亡、灵魂和上帝的问题。出发前一天踢足球时,他突然大声问:“你会选择怎样死?如果我被埋葬,身体会怎样?是否会因为灵魂归于上帝而毫无感觉?”
晚上他又对妈妈说:“我可以抱抱你么?”随后就紧抱不愿松开。就这样,在妈妈陪伴下,他渡过了在人间的最后一晚。
多人提前梦见矿难
回到半世纪前,在英国威尔士的小村庄艾伯凡(Aberfan),当地煤矿的尾矿库就位于村子上方的默瑟山上。
1966年10月21日上午,接连两天大雨终于引致尾矿坍塌,雨水裹杂着煤泥和石块倾泻而下,瞬间冲倒了当地小学和20栋民宅。遇难的144人中,有116人是8至10岁的小学生。
10岁小姑娘埃丽尔(Eryl Mai Jones)就是这所小学的学生。灾难发生前一天,她对母亲说:“妈妈,我给你讲讲我昨晚的梦。”妈妈答道:“宝贝,我这会儿没时间。回头再和我讲。”
“不,妈妈,你必须得听。”小姑娘坚持说,“我梦见我去上学,学校不见了,整个被黑黑的东西盖住了!”
早在灾难发生的半个月前,埃丽尔还对母亲说:“妈妈,我不怕死。”正收拾房间的妈妈答道:“你为什么会谈论死呢?你还那幺小。你要吃颗棒棒糖吗?”“不吃。不过,我会跟彼得(Peter)和朱恩(June)在一起的。”女孩答。
这件事是英国心理学家巴克(J.C.Barker)听当地牧师复述的,真实性得到女孩父母的书面确认。
巴克共搜集到76份预见这起矿难的梦境描述,其中24份由本人向亲友讲述,得到了亲友的证实。
马克‧吐温梦见弟弟的葬礼
在历史上,预见自己死亡的实例屡见不鲜。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本名山姆‧克莱门斯)就曾在梦中清晰地看到了弟弟的葬礼。
当时,23岁的山姆和弟弟亨利准备一起登上宾夕法尼亚号河船,山姆学习驾驶河船,亨利则当个“小职员”。出航前一天晚上,山姆梦见亨利躺在金属棺材中,穿着别人的西装,胸前有一大束白玫瑰,中间嵌着一朵红玫瑰。
山姆醒来时,为这个清晰无比的梦感到悲伤。家人劝他赶紧忘掉,他也试图说服自己这只是个梦。
兄弟俩登船后,山姆由于和脾气暴躁的领航员发生冲突,被转移到另一艘船上。离开前他和弟弟讨论了发生船难时的应急自救措施——那时,行船中锅炉爆炸是常事。
结果,宾夕法尼亚州号船的锅炉真的发生爆炸,亨利几天后死于孟菲斯,一位女士捐给他一副贵重的金属棺材。
1858年6月21日,山姆惊恐地看到他的梦境成真了:死去的弟弟穿着借来的西装躺在棺材里……就在他哀悼之时,一位女士带着一束白玫瑰走进来,放在亨利的胸前,花束中间嵌有一朵红玫瑰。
这次经历深深影响了马克‧吐温的思想和写作。心灵研究学会1882年在伦敦成立后,他是最早加入的成员之一。在研究中,他将这种预感叫做“精神电讯”(mental telegraphy)。他纠结的是,如果早点懂得参照梦境的提示,弟弟或可免于一死。
当预感来敲门
拉里·多西(Larry Dossey,1940—)是美国达拉斯市立医院总主治医师、达拉斯诊断协会创办人、《另类医疗》期刊资深编辑,曾担任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卫生医疗改革团”要员。
多西的畅销著作《当预感来敲门》(The Power of Premonitions)收录了很多预感实例,比如:十多人第一次没有按时到教堂排练合唱,教堂就发生了爆炸;一位母亲预见到飞机撞毁大楼的情景,取消了全家9月11日飞往迪士尼的航班……
在《超越身体的疗愈》(Healing beyond the Body)一着中,多西也讲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在给女儿写信时忽然感到右手部灼痛。她放下了笔,随后接到电话说,女儿的右手在做实验时被酸性液体严重烧伤。
美国精神病学家伯纳德‧贝特曼(Bernard Beitman)博士指出,遥知他人痛苦,多发生于双胞胎或亲眷之间。不过,有异于清晰的预感,感受的主体当时并不知对方在经历痛苦。
他认为,“我们的思想感情对彼此的影响比我们想像的要大得多。”亲身经历过“同步事件”的他也认识到,“我们大家都是一体。”
预感多为灾难示警
1950年代研究发现,发生意外的列车乘客数量往往比前一周少;而911坠毁的四个航班空置率都很高,平均客座率只有21%;历史学家也指出,泰坦尼克号船开前一刻,约有50名乘客临时取消航班。
事实上,在这起世纪船难前,不少乘客告诉亲友他们有不祥的预感。如罹难的大副亨利·魏尔德(Henry Wilde)曾在船上写信给妹妹说:“我还是不喜欢这艘船,我对它有种奇怪的感觉。”信在最后一个停靠站爱尔兰寄了出去。
女仆安妮·沃德(Annie Ward)在登船前告诉母亲,她不想再越洋航行,却解释不了自己的恐惧感从哪里来。同样幸存下来的7岁女孩艾娃·哈特(Eva Hart)则回忆说,她的妈妈因为担心有船难,每晚都坐着不肯睡。
虽然科学研究尚无法探知人的预感从哪里来,但研究者已观察到,第六感经常与生命安危有关联。拉里·多西认为,这些直觉的出现是有目的的,“主要是教人救命”。他写道:“如果你知道生命威胁正在靠近,你就有机会避开它。”
根据多西的观点,那些关乎生死与健康的第六感,还有身临其境般的“梦境”,通常具有实际的警示意义。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