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9年8月11日讯】经济学中有个现象叫“谷贱伤农”,意思是谷物的价格便宜,农民的利益就会受损。即使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基本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至于农产品的价格为什么会便宜,则是由市场决定的。短期内,某种农作物的价格升高,行情好,农民就会扩大种植面积。
等到新一批的农作物可以收获时,整个市场的产量也随之提升了。但是这些产量超过了消费者的需求,农民辛苦种植的作物只得低价卖出。
这是因为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当农民从市场上得到某种农作物价格上涨的信号时,他们为了逐利开始增加农作物产量,等到市场价格开始下跌才减少产量。
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周期性,价格高时,农民不能马上抓住机会,等到价格下跌时,无法改变农作物已经收获的事实,只得被迫接受低价贱卖,甚至堆积滞销。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哪怕农民不懂得经济学,也能觉察到这一市场规律。但让人疑惑的是,在吸取教训之后,他们面对市场高价时,为何还会跟着扩张种植呢?
这并不是因为农民真的在盲目逐利,长期依赖农业市场生存的他们对这些现象自然非常熟悉。
虽然他们知道这一规律,但是却难以预测高低价现象能持续多久。
换句话说,即使他们知道现阶段的高价过后,必定迎来低价阶段,也只能跟着种植,要是动作足够迅速,说不定还能赶上一波红利。
如果是现阶段是低价产品,很少人敢冒险种植,因为果蔬滞销风险高,如果种植后还是没能迎来高价阶段,那亏损将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因扩大种植而导致大量农产品滞销,这种农民的盲目更多地还是一种无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