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危机 容易导致急性压力症候群(组图)


很多公司都发生职场危机事件,最常出现的状况是员工为了争取权益而参与“罢工游行”。

文/林萃芬

近几年来,很多公司都发生职场危机事件,最常出现的状况是,员工为了争取权益而参与“罢工游行”。

很多人不知道,参与抗争的过程很容易产生急性压力症候群,除此以外,更会导致公司所有的员工身心负荷过重,长期下来也会让工作气氛低迷,不利于身心健康。

常见的急性压力症候群反应是,有的人会引发强烈的害怕、无助感,或是恐怖感受;有的人会反应在生理上,像是感觉麻木、头昏眼花、失眠或恶心,甚或失去现实感、自我感。

谘商心理师林萃芬在其新书《锻炼心理肌力》就提到一段故事,叙述一名人资部门的主管面对公司“人力资源短缺危机”,造成极大心理负担。

她建议,若没有适时抒解压力,全公司的同仁都置身于压力锅中,有些人会产生痛苦、情绪崩溃、整个人的感觉与知觉系统受损,进而干扰身体机能,出现失眠、没胃口、身体麻痹、绝望感等状况。

为了避免付出身心健康的代价,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还是鼓励公司跟员工可以坐下来好好沟通,不用情绪勒索彼此,达到双赢的境界。

【个案故事】人力不足─永远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

淑华是人资部门的主管,最近这段时间,由于公司人手严重不足,导致各部门纷纷陷入混战状态。仓管部门首先发难,因为缺少人手,每位同仁都是一个人当三个人用,尽管忙碌到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依然无法顺利如期出货。

在这样的状况下,当行销部门主管怒斥仓管部门“耽误出货,影响公司营运”的时候,不少仓管部门的同仁都哭着提出辞呈,一方面委屈无助:“已经如此卖命配合公司,还要被人责难”,另一方面内心也深感自责:“没有达成任务如期交货。”

为了争取人手加快出货速度,仓管部门主管跟淑华强烈抗议,认为人资部门漠视他们的需求,才会害他们背上“耽误出货”的黑锅,如果再不增加人手,一切后果由淑华负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本一直默默工作的测试部门,也在这个节骨眼来跟淑华抱怨:“现在加班已经变成常态,不断告诉我们要共体时艰,到底要压榨我们到什么时候?公司根本不了解同仁的辛苦,反映那么久人手不足,始终没有增加足够的人力,现在又有好几个同仁离职,同仁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虽然淑华试图调派其他部门的同仁来支援,结果又引发同仁怨声载道:“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些事情,既不是我们的专长,也不是我们原本的工作,何以我们要承受其他部门的压力。”淑华每天被各部门追杀、炮轰,压力大到鬼剃头,也开始质疑自己的工作能力。


很多公司基于人事成本的考量,而让公司的核心人才疲于奔命。
(以上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一对一心理教练 “人力不足危机”会引发严重身心症

淑华的压力是很典型的“危机超负荷”,既集中又频繁,全公司的同仁都置身于压力锅中,变得越来越暴躁易怒,对其他部门的需求都会做负向解读。如果忽略不理,很容易耗损全体同仁的身心健康。

面对公司“人力资源短缺危机”,无论是核心人才缺乏,还是人力素质不够,都可能让公司错失先机,无法取得竞争优势。

很多公司基于人事成本的考量,而让公司的核心人才疲于奔命,长期以往,就会让同仁的负面心态开始互相蔓延、传染,导致各种人事冲突与摩擦,这就是何以各部门的主管都来找淑华抗议,一个不小心就会擦枪走火,形成不可收拾的“人力资源短缺危机”。

当公司上下充满负面能量,无论是对政策不满,或是对人事不悦,轻则引发消极怠工,重则造成罢工抗议,已经是属于危急状况,最好越快处理越好,以免造成更大的灾难。

事实上,从淑华公司同仁的抗议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愤怒与无奈,包括:“不断反映人手不足”、“感觉受到压榨”、“需求被人漠视”,

所以,解除危机的第一步就是,认真聆听同仁的心声,并且实际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淑华要避免回应:“公司政策就是这样,我也没有办法”,这种回答,非旦无济于事,反而会引发强大的无力感,让同仁失去仅存的工作动力。

此外,对公司而言,同仁保有优质的竞争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譬如潜能、体力、智力、情感力、意志力、实践力等,但是,过度操劳会急速耗损同仁的竞争能力,形成负向循环。

淑华的当务之急,除了如何快速补充新血,并且给予足够教育训练外,还需要从心理专业的角度跟公司说明造成的损失,才能真正解除“人力资源短缺危机”。
 

本文整理、节录自林萃芬《锻炼心理肌力》一书。由时报文化授权转载,欲阅读完整作品,欢迎参考原书。

本文留言

作者林萃芬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