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盛兰在《群英会》中饰演周瑜。(看中国合成图)
舞台上流光溢彩,正上演一出好戏。周瑜的故交蒋干,是曹操谋士,请求前往劝降。周瑜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隆重宴请。席间歌舞欢庆,周瑜佯装醉酒,邀蒋干共眠。蒋干劝降不果,趁周瑜熟睡之际,盗取了“偶然”发现的蔡瑁、张允投降伪书。曹操得知,立斩蔡、张两人。周瑜暗喜除去了曹操谙熟水战的二将。
演活周瑜吕布罗成
看那台上志得意满的“周瑜”,正是著名京剧小生叶盛兰。这场传统京剧《群英会》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改编,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台下喝彩连连。
叶盛兰(1914~1978年),生自北京的梨园世家,兄弟中排行老四,被认为是当代小生的首席演员,也是叶派艺术的创始人。
京剧行当中好的小生演员,十分难得。小生是表现古代青少年男性的,不管是武生还是书生都要有朝气、阳刚,文要展现温文尔雅的书卷气,武要表现阳刚勇猛的英武气。
像周瑜、吕布、罗成这些家喻户晓的小生角色,是叶盛兰最擅长演绎的。他在《临江会》《黄鹤楼》中演周瑜,《战濮阳》《吕布与貂蝉》中扮吕布,《罗成叫关》中饰罗成,他扮相英俊,气度大方,表演细腻,周瑜的雄姿多谋、吕布的勇猛自负、罗成的忠义悲壮,让他演的动人心魄,观众直叫他“活周瑜”“活吕布”“活罗成”。
叶盛兰在《群英会》中饰演周瑜。
三国隋唐精彩纷呈
这周瑜、吕布、罗成,相应的戏曲讲述三国和隋唐故事。上面所说的几出戏取自中国传统小说《三国演义》和《说唐全传》。那时的人,只要看戏,即便没读过书,也能对传统历史有所了解,也能通过戏词唱腔体会传统诗歌的韵味,单就这点,也使得“国粹”京剧广受大众喜爱、富有生命力。
叶盛兰、马连良在《群英会 借东风》中分饰周瑜、诸葛亮。
现代人多数都没看过京剧了。这《临江会》讲述的是三国时,诸葛亮不肯降吴,周瑜于是遣其去聚铁山断绝曹操粮道,诸葛亮领命而去。刘备因诸葛亮日久不归,使糜竺过江见周瑜打探消息。不料周瑜却邀刘备前来相会。关羽力劝刘备勿要前去,以免中计。刘备则认为两家结盟破曹,不宜猜忌,决心赴会。
《吕布与貂蝉》讲述汉末,董卓专权,曹操召集十八路诸侯公推袁绍为盟主,共伐董卓。兵至虎牢关鏖战,董卓义子吕布骁勇,连败诸侯人马。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卒获大胜。司徒王允定连环计,先将义女貂蝉许配吕布,同时将貂蝉献于董卓。吕布怨王允出尔反尔,王允借机挑拨。吕布于凤仪亭私会貂蝉,被董卓遇见,以戟掷吕布,二人生嫌。貂蝉又从中离间。
叶盛兰的吕布造型
《罗成叫关》讲述唐初,齐王李元吉争夺王位,将秦王李世民诬陷入狱。李元吉为翦除世民心腹,借征讨苏定方之机,荐罗成为先锋。罗成接连打败数名敌将,苦战得胜归来,李元吉紧闭城门不准进关。罗成无奈,咬破手指写血书,嘱城上守关义子罗春转奏朝廷,又只身力战敌兵,最终马陷淤泥河,被乱箭射死。
腰腿功佳唱腔独特
从上述剧情可以看出,这些故事通过京剧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对小生的表演、武打要求很高。叶盛兰的腰腿功夫极佳,刀、枪、剑、棍等功夫纯熟,武技不在武生演员之下。他演出的《临江会》《吕布与貂蝉》《罗成叫关》等一系列曲目都成为了小生行当表演的典范。
京剧要唱,叶盛兰嗓音宽厚圆润,行腔刚劲遒健,华丽婉转,又多方吸收了各家唱腔、唱法的精华,更妙的是,他独创了龙、虎、凤三音,过渡力求不露痕迹。龙虎凤三音,龙音高亢,虎音低沉,凤音清脆。武戏多用龙、虎音,凤音结合;文戏多用凤音,龙、虎音结合。这三音,缺龙少骨架,缺虎无气势,缺凤嫌干瘪。
艺术家的资质多半天成,今天的叶派弟子传人,听来总有“三缺一”之憾,可见培养小生人才的难度之大。
由于唱腔、唱法的丰富,通过肢体表现的人物性格的不同,叶盛兰塑造出的周瑜、吕布、罗成、许仙、梁山伯、张珙、华云龙等人物形象千姿百态,也使京剧行当中原处配角地位的小生,跻身主角,叶盛兰就是头一位小生挑班挑大梁的演员。
京剧科班系统教学
讲叶盛兰,不得不说一下其父叶春善和“富连成”。富连成是京剧科班,叶春善是富连成科班的创始人、社长。
直到20世纪上半叶富连成创办,京剧才进入现代化系统教学。
中国古代戏曲传承,靠的是老一辈带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直到20世纪上半叶富连成创办,京剧才进入现代化系统教学。富连成从1904年建立科班,到1948年废除,先后培养出约700位学有所长,代表中国京剧艺术最高水平的艺术家。
叶盛兰不仅在现代化系统教学的富连成学习技艺,也以古代拜师的形式拜清末以来小生行最有影响力的程继先为师,继承了程派小生的表演精髓,并开创了叶派小生的表演风格。
艺术之路首重艺德
中国传统讲天人合一,各行各业都是先讲德再讲艺,才能在技艺上有更高的突破,趋于完美。梨园行也不例外,叶盛兰做人就讲义气、懂情分。
20世纪40年代叶盛章、叶盛兰、叶盛长三兄弟到上海的中国大戏院演出。老板规定:戏班每月要演3期,每期12天,演够36场才能拿到一个月的包银。这等于是在演足30个晚场后,另加6场义务戏。除此,戏院还克扣主演以外的配角、乐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收入,伙食费也从3元降到2元。
叶盛兰对三哥叶盛章说:“这样可不成!人家跟咱们哥儿俩出来,指望着省吃俭用攒出几个钱儿来给家里人买点东西回去。他们这样一来,大伙儿还能剩什么钱?咱们一定得找经理分争分争,不能让大家吃亏。”
找到经理,经理不答应,叶盛兰说:“经理,我叶盛兰不能让大家伙儿跟着我受罪。他们都拉家带口的,出门在外,就更为不易。您不能光顾赚钱,不管我们!如果您不涨饭钱,那就对不起了,从今儿起,回戏(指剧场临时停止演出)!”
经理见叶盛兰这般,赶忙说:“四爷,您别发火,咱慢慢商量。”
叶盛兰说:“好,能商量就成。还是那句话,每人每天3块钱饭钱,少了不成。您不是怕赔钱吗?那好说,只要我和三哥多演几出拿手戏,管保您赔不了。”
叶盛兰就是这样,考虑着戏班人员,也考虑着剧院,两头都不叫人为难,经理这下同意了,说:“好,好,就按四爷说的办。”
少年得志晚年凄凉
叶盛兰22岁时,已经是名成业就,他曾对朋友说:“我以为今后的前途没有什么坎坷了。”(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叶盛兰22岁时,已经是名成业就,娶妻刘氏,家底殷实,夫妻情笃,儿女双全,人生可谓美满。他曾对朋友说:“我以为今后的前途没有什么坎坷了。”
共产党来了,一切都变了,什么都要“改造”,戏曲也不例外。改人、改戏、改制,传统戏搞的面目皆非。梨园中人和戏曲爱好者摇头叹息,一步步看着自己付出毕生心血的、爱好的艺术走向没落。
1957年“反右”以后,叶盛兰虽然还能登台唱戏,可受尽了侮辱。把他从主角的单间化装室赶到公共化装室的旮旯儿,除了唱戏,还要打扫剧场,给演员打水,叠戏衣。
1959年,为了“国庆十周年”,中国京剧院排演了几个大戏,演员排练的非常辛苦。演出时,叶盛兰日场连着夜场演,日场《西厢记》演张生,夜场《赤壁之战》演周瑜,当中休息时间,领导指派他打扫剧场。人整人,梨园也失了情义。
这期间,也偶尔有那么几次,让叶盛兰凄苦孤独的心得到慰藉。1959年的一天,中国京剧院在上海演出的原定剧目是《响马传》,因为李少春嗓哑,临时改换叶盛兰演《罗成》。剧场采取紧急措施,下午5点开始一个窗口退票,一个窗口卖票。出乎意料的是,消息传的很快,2个小时内《罗成》的票就已售罄。观众的热情和认可,让那时的叶盛兰在舞台上演出格外卖力。
1966年“文革”开始,中国的舞台被江青和样板戏彻底代替。文化菁英遭到了最严酷的打击。叶盛兰的三哥叶盛章,被街道造反派和红卫兵关押在一所小学折磨了4天4夜,浮尸在建国门外通惠河上。人捞起后,发现头盖骨上竟被凿穿了一个大窟窿。叶盛兰闻讯,失声痛哭,心胆俱碎。
叶盛兰也被下放到文化部所属的“红艺五七干校”。说是改造,其实是整人、毁人,让身患糖尿病的叶盛兰插秧,双脚整天泡在冰冷的水田里。后来见他实在支持不住了,就派他送秧。日起月缺,难熬的日子总也望不到头。
1978年,叶盛兰在北京逝世。临终前对弟弟叶盛长说:“老五,小生这行可不能绝了啊。老先生们有多少东西没传下呀,就是我身上会的这点儿东西,也该给后辈留下来呀。”说着已满脸是泪。
他这一生,用那艺术家细腻的心去体会,确是百感交集。从明星到陨灭,不仅仅是个人的哀荣,看着中国传统艺术由盛而衰,心中体味到的是怎样难以言表的痛苦?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