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分享了消费升级的顺序:小孩>女人>宠物>男人。(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6月22日讯】我们之前说到消费排大队的经济现象,我们解释了这里面既有套利的因素,又有真爱粉的因素。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个东西有真爱粉,是因为商品引爆了需求,正因为有核心需求,是有人真爱、真正想要才支撑着市场价。
当有人低于这个市场价去销售商品,必然引发排队购买,于是才有了套利的空间。于是我们举例说到,联名后更低价的潮牌、非常有性价比的网红餐厅、春运火车票、甚至节假日免费后,高速公路上排起的长长的车队,都是这个道理。排队这个事,本质上是你用更低的成本享受到商品或服务而引发的。
顺着这个线索,我们顺藤摸瓜,找到了那个核心的第一推动力:真爱粉的需求是哪来的?究竟是什么引爆了最初的流行呢?我们上次分享了三个原则:关键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还有环境法则。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今天要往前更进一步,去讨论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群中,流行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大家可能还记得一个段子,有人分享了消费升级的顺序:小孩>女人>宠物>男人。
大家看后哈哈一笑,但是细细想来,确实也符合生活中的感受,那些火爆的消费品,大多确实是按这个顺序来排名,而很多男人生意确实不是好生意,那么,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不同群体的消费效果完全不同呢?
社会学的研究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模型解释了这个问题。斯坦福一个教授叫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发现了一个规律,叫做同群效应。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去看同一场表演,有时候掌声零零星星,有时候却全场掌声雷动,为啥区别这么大?
答案在于——阈值
什么叫阈值?别被名字吓住了,其实很简单,就是临界点。有人说,演出80分我才会鼓掌,有人说,我60分就会鼓掌;有人说,有10个人鼓掌我就会跟着鼓掌;也有人说,没人鼓掌没事,我自己就会站起来鼓掌。生活中最通俗的对于阈值的理解,就是有人笑点很低,有人笑点很高,这就是阈值的不同。
而同群效应说的就是,一个群体的反应,由群体里阈值最低的那个人决定。这就有点像是多米诺骨牌,如果开始那块牌很不稳定,那么有一点风吹草动,那张牌就会动,那张牌一动,后面的牌也跟着动,于是消费市场里引爆流行的现象就出现了。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如果这个群体整体阈值都很低,那就好比一桌子上的多米诺骨牌一起动,就更容易引发消费市场的流行现象。对照这个社会学规律,你再看看我们上面说的消费升级的排名,你会发现,它其实非常的精准。
最后总结,产品是国王,情景是皇后。当一个商品本身有价值,或场景能打动人,那么它很可能会引爆流行。好的消费品都是感性的,人的行为都是基于感受出发的,好的消费品能够冲破人群的阈值,引发消费群体的追捧。正基于人性不变,所以未来,我们一定还会看到各个领域出现消费爆品,对于未来消费拉动经济带来的增长空间,我们深信不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