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货币战争:纸币是如何冲垮北宋王朝的?(图)

 2019-06-22 07:2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奸臣蔡京太师主持朝政
宋徽宗时,奸臣蔡京太师主持朝政,大肆印刷纸币摧垮了北宋的经济。(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提要:宋朝经济繁荣,到了宋徽宗的时候,经济依然很好,后来蔡京太师主持朝政,开始大肆印刷纸币,把纸币的流通地区扩大到全国,搜刮民间财富,终于把北宋的经济局面引入了严重通货膨胀的深渊中。

宋朝通货膨胀严重,铜钱面值赶不上铜料价值,导致铜钱大量被人销毁铸造铜器。这其实是很反常的,因为市面上的货币量少了,缺钱的经济应该表现为通货紧缩,为什么宋朝却深陷通货膨胀的泥沼呢?

答案很简单,宋朝不仅有铜钱和铁钱,它还印刷了远比铜钱面值大得多的古代纸币——楮币。楮币在短时间内缓解了宋朝的钱荒危机,但巨浪滔天的楮币潮水也最终冲垮了大宋的两代王朝。

从飞钱到交子:四川人有法子

中国是世界上印刷术的鼻祖,蔡伦造纸和毕升活字印刷这两大发明,使中国人很早就享受到了轻薄的纸张带来的生活便利。但是纸张用于金融领域,却已经是唐朝后期了。

在唐宪宗在位时,许多商人外出经商,随身需要携带大量的铜钱,非常不方便。于是发明出了“飞钱”,商人在一地比如京城把铜钱如数交给官府,官府给开具一张有效力的凭证,上面记录着开具的地方和铜钱数目。商人只要带着这张凭证到异地相关官府部门,就可以提取同样数量的铜钱,用于购买货物,铜钱就好像自己飞到了目的地一样。这种凭证就是飞钱,相当于现代金融业里的汇票。

飞钱使得商人们可以轻装上路,交易更方便了,同时也减少了长距离的铜钱大搬家,减少了人们在交易中使用铜钱的数量,缓和了铜钱短缺的现象。不过,使用飞钱只是汇兑业务,它本身不是货币,使用完毕就销毁,不进入货币流通领域,所以它并不算真正的纸币。

在宋朝建立之初,灭掉了位于四川的后蜀国,把当地的铜钱运到京师,只留下铁钱在当地流通,以此缓解新兴王朝的货币短缺问题。此后,北宋朝廷甚至宣布,禁止四川地区使用铜钱,只能使用铁钱,希望减少市场上对铜钱的需求量。

可是,铁钱购买力太低下,按照北宋前期的货币兑换比率,一贯小铁钱重6斤多,币值却只有铜钱的1/10。当时要买一匹绢,需要的小铁钱的重量有30多斤。可以想见,人们日常生活因铁币的流通产生了诸多不便,商人就更苦不堪言了,想进货100匹绢,竟然要用牛车拉着铁钱去买。许多小额交易的买卖双方一想到沉重的铁钱,立刻打消了念头,回家洗洗睡了。

迫于无奈,受飞钱的启发,宋太宗初年,成都十六家富商订立契约,联合创立了世界首家发行纸币的私人金融机构“交子铺”,开始发行信用纸币“交子”。交子一开始还是与飞钱类似,只是一种民间的汇兑凭证,并非真正的货币。后来,北宋政府介入了交子的发行之中,交子的发行由民办改为官办,并把交子作为货币强制推行,交子摇身一变,成了可以在四川市场中流通的货币。

世界上的第一张纸币就这样在四川人手中诞生了,而且北宋官府在发行纸币之初,就显露出了高度的现代金融标准,宋朝人知道纸币虽然看上去一本万利,但却不能随意乱印,毕竟这东西只是货币,不是财富,论实际价值,纸币还不如铜钱,后者起码有料。纸币的发行必须要以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作为基础,以防人们大规模把纸币兑换成其他货币时能够应付挤兑潮。

由于纸币诞生于北宋的四川地区,这个地区又是铁钱的流通范围,于是一开始宋朝人会预留一定数量的铁钱作为准备金,然后再发行相当数量的纸币,从面额来看,铁钱面值约是纸币发行额的二成八,也就是28%。我们今天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一般在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之间波动,几乎不会超过20%,由此可见,宋朝刚发行纸币的时候,还是非常谨慎小心的。那时候的造纸工艺不比现在,纸币磨损得很快,北宋官府通常过3年就要再发行一次新纸币,同时回收旧纸币,以新换旧。

纸币对于被钱荒折磨的大宋,真是一剂灵丹妙药。上一篇已经谈到,民间对铜钱趋之若鹜,收集起来熔化铜钱造铜器,使得市场上难见铜钱。其实,大宋的铜钱不仅是本国的法定货币,而且“一国所铸,四朝共用”,在辽朝、西夏和金朝境内也是硬通货,大家都处于一个货币体系中,类似于今天欧元在许多欧洲国家中充当法定货币一样。大宋铜钱甚至还流向了不与本国接壤的高丽、日本、东南亚各国,进一步导致了大宋境内铜钱严重缺乏的状况。

铜钱缺乏,自然会引发通货紧缩,但纸币一发行,用少量的铁钱准备金放大出面额巨大的纸币,流通于世,立刻抵消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市场上有了流通的货币,人们做交易也就更加方便了。

除了法定的楮币这种纸币,宋朝官府还发行类似于今天的汇票或支票之类的证券,有些证券有固定面额。拿着这些证券,人们可以在官营的部门领取到盐、酒、茶、矾、香料等专卖品,类似于几十年前中国大地上通行的布票、粮票、油票之类的作用。更有趣的是,大宋就连和尚、道士也有专门的证券,叫做“紫衣”或“师号”,他们可以用这种专用证券购买自己所需之物。纸币一旦出现,人们就开始思如泉涌,发明出各种花样的用法,方便自己的生活。

蔡京主持朝政 开始大肆印刷纸币

纸币绝对是划时代的金融创新,但这个早产儿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有喜悦,也有痛苦和灾难。任何货币都有自身的特性,纸币也不例外,纸币的“铸造”过于容易,面额又可以随意书写,这让纸币好像是一匹性情暴烈的骏马,骑手驾驭得当,可以日行千里,建功立业;但如果驾驭不当,直接尥蹶子把骑手摔翻在地。纸币是福是祸,全看骑手的驾驭能力。

北宋最初对纸币的使用很谨慎,严格遵守准备金比率发行,维护了纸币的市场信用,所以从宋仁宗到宋神宗的50年中,纸币币值保持稳定,为大宋的经济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到了宋徽宗的时候,蔡京太师主持朝政,开始大肆印刷纸币,把纸币的流通地区扩大到全国,搜刮民间财富,终于把北宋的经济局面引入了严重通货膨胀的深渊中。发行纸币时的准备金比率越来越低,准备金只有纸币面额的1/60时,也敢开印;甚至到了最后,没有准备金也照样发行纸币,汹涌的纸币搞乱了北宋末年的经济。

北宋末年,固然有辽朝、金朝大举进攻的威胁,国家需要筹集足够的御敌资金。但也正是这个时期,蔡京帮助宋徽宗大办花石纲,给皇上四处蒐罗奇石怪树,满足皇上高雅的艺术需求,却搞得许多中产阶级都倾家荡产;方腊在南方揭竿而起,朝廷又要花钱去镇压。假如能够把办花石纲的钱用于御敌,也就不必靠狂印纸币来筹措军费了。

民众的财富也不是可以随意屠宰的羔羊。大量的纸币不仅带来了通货膨胀,还把市场中的铜钱彻底驱赶走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北宋民众知道纸币肯定会贬值,而且还会大幅度贬值,于是拒绝接收纸币,手头有纸币的也尽快兑换成铜钱或实物,把铜钱压在箱底存着。于是市场上纸币充斥,铜钱难得一见,纸币这种“劣币”驱逐了铜钱“良币”。

面对混乱的局面,北宋官府不得不宣布,民众纳税时必须交纳一定数量的铜钱;纸币和铜钱的币值必须按照某个固定的汇率进行兑换。可是,破坏纸币信用的恰恰是北宋官府自己,它却希望老百姓尊重纸币的信用,这根本就是南辕北辙的金融政策,也向老百姓暴露了纸币的信用已经崩溃的现实。

責任编辑: 兰雪晴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