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文化与盛唐精神(图)
唐太宗李世民缔造了盛唐气象。(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它的温文有礼、文化辉煌和威力远被,曾一路遥遥领先于世界,被称为盛世天朝。盛唐,指的是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段时期。
唐文化特有的气质,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它造就了唐代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开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异彩纷呈、辉煌璀璨。
缔造盛唐气象的唐太宗
大唐盛世是唐太宗开创的。唐太宗的为人和他所缔造的持续近三十年的“贞观之治”,泽及了大唐的六代皇帝。唐太宗唯喜爱尧、舜、周公和孔子的为政之道,他以至诚之心治理天下。史书上有不少他关爱百姓的记载。
太宗容人纳谏,时刻反省。他主张君臣共理天下,鼓励臣下进谏。大臣敢于直言皇帝的过错,他都能择善从之。贞观时期君臣的纳谏和直谏在历史上十分罕见。
太宗求贤任能,选用廉吏,用人不问出身、不计恩怨,不拘一格。如,著名的大臣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旧臣,曾谋划过暗害太宗,仍得到重用。唐太宗灭突厥后,把很多归降的突厥将领任命为唐朝将领。
太宗还采取去奢省费,裁撤机构;宽简法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等一系列德政,使民安居乐业,国势强大,各国臣服,天下大治,可谓“日月丽天”。
儒释道信仰交相辉映
唐朝是儒、释、道三家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既尊崇儒学,又扶持道教和佛教,使三家思想交相辉映。
他下诏组织学者修撰《五经正义》,使儒家经典成为唐代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和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基本准则。唐代文人中求道访道的非常多,社会上弥漫着浓厚的神仙气息。佛教在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佛经翻译、传播数量巨大。玄奘法师远赴西域十七年,取回657部佛经,全部译成中文。唐太宗对其大力扶植,并为译经作序《大唐三藏圣教序》。
唐代有完善的祭祀天地、神明和宗庙的祭祀制度。人们敬天信神,读圣贤书,明了是非善恶的标准和因果报应的天理,修心向善,保持质朴、善良、纯真的本性,使社会维持在较高的道德水准。
据史书描述,贞观四年时,判死刑者仅29人。牛马遍野,外户不闭,一派祥和、礼让、安定、富足的盛世景象。
中国诗史奇观
后人从唐朝的文学艺术中,能够感受到大唐气象和盛唐精神。《全唐诗》作家2200多人,作品48000多首,诗人之众,诗作之繁,实为中国诗史之奇观。
初唐时,“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腾王阁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为后世留下千古绝唱。
盛唐时期名家辈出,宛如星汉:“诗仙”李白的惊世名句如天河之水;“诗圣”杜甫的诗句感时伤世,悲天悯人;超凡脱俗的孟浩然、王维;瑰丽悲壮的边塞诗;中晚唐时期的白居易、李商隐、杜牧……这些千古名篇名句至今依旧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成为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尽善尽美的书法绘画
唐太宗非常重视书法。他设置了弘文馆,委任书法名家担任书学博士,下诏京师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到弘文馆学习书法;他倡导学习晋代王羲之的书法,谓之“尽善尽美”,使唐代书家辈出。
唐楷的体势风范,由欧、虞、褚至“颜筋柳骨”,水平达到历史的巅峰。唐穆宗曾问柳公权写字方法,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传为书坛佳话。唐代画坛涌现出大批著名画家,见于史册者就达200余人。
吴道子被后世尊为“画圣”。他曾在长安、洛阳寺观中作佛道壁画四百余间,神态各不相同,展现出神佛的庄严和天国圣境的光辉。他画的“地狱变相图”,表现十八层地狱中对不同犯罪怎么处理,很多人看了再不敢干坏事。他“立笔挥扫,势若风旋”,轰动长安,人们说他得到了神助。
唐代的绘画和雕塑,以其飞扬的气势、卓绝的造型、富丽的色彩,呈现出一派大气雍容的风度。
乐舞:民族交融、国泰民安的写照
唐乐舞荟萃历代歌舞所长,兼收西域众多少数民族及邻国的乐器及歌舞之精粹,气势磅礴,妙曼多姿,服饰华丽,集诗、词、歌、赋、钟、鼓、琴、瑟于乐舞,是盛唐时百国朝贺、民族交融、国泰民安的写照。
柔怀天下万国来朝
唐太宗提出“柔怀万国”的睦邻友好政策,和中国有使节往来的国家、部落超过300个。
贞观之治为邻近列国所仰慕。许多外国的王侯、使臣、留学生、艺人、僧侣、商人都来到唐朝,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国子监成为世界上最可观的高等学府。
他们归国后积极传播大唐文化,这些国家的法律、科举、科技、佛教、学校等都深受唐朝的影响,东邻朝鲜和日本基本是仿照唐朝建制的,可以说是唐朝的另一个微型翻版。
结语
今天,当我们怀念和向往大唐盛世的时候,自然会景仰唐太宗的至诚、正义、仁爱和宽广的胸怀,自然会与唐人的信仰、道德、审美和传统文化相遇。只有当我们找回了这些精华,重新回到原点:重建人文精神,做有道德的人,才能找回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