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留下的古训中,有许多修身妙方。(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话语中,也蕴含深奥的人生智慧。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同来看看古人是如何修身养性,相信您看完后会惊讶的发现,这样的标准,即使在今日,也是放诸四海皆准。
1、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了凡四训》
一定要时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随时改过自新。若一整天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就容易落入自以为是的状态;若一天没有过失可以改正,就一天没有进步可言。天下聪明伶俐的人多,但修德行的人少,事业不广,就在于被“因循”二字耽误了一生啊。
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颜氏家训》
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里,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
3、凡做人,须有宽和之气。处家不论贫富,亦须有宽和之气。此是阳春景象,百物由以生长,所谓“天地之盛德气也”。若一向刻急烦细,虽所执未为不是,不免秋杀天气,百物随以凋殒。——《训子语》
做人须要宽和,居家不论贫贱或富贵,也都要宽和。宽和之气就像阳春三月的景象,万物都由此而生长,这就是《礼记》所说的天地四时之盛气。如果都是苛刻严峻、繁杂琐碎,即使自己所坚持是对的,也还是难免如同秋天的肃杀天气,万物也随之凋零败落。
4、自待与待人有异,处己不嫌其高,于人则不可自高。——《毓兰轩训语》
对待自己与对待别人是有区别的。对待自己,不嫌标准高(严格要求);对待别人,则不可自以为是,高高凌驾别人之上。
5、清夜内省,颇知自励。不敢丧心,不求满意,能甘淡泊,能忍闲气,九十年来于心无愧,可偕众而同欢,可含笑而长逝。——王象晋《辞世小言》
夜深人静的时候自我反思,能深知自我勉励的重要性。不丧失本心,不尽如人意,甘于淡泊,心态坦然,一生无愧,可与众人同乐,可含笑而眠。
6、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章仔钧《太傅仔钧公家训》
不存猜忌别人的心,不听不利团结的话,不引公愤,不贪图公众利益。最要紧的是实事求是、以诚为本,将不良行为及早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发展成恶习惯。
7、齐家本于修身。身也者,祖考之遗体而子孙之观型也,继往开来,担当世道,皆于是乎赖之。故必敬以持己,恕以及人,三畏儆心,四知接物,庶身端心诚,合族有所准则矣。——《陶氏家训》
管好家庭,须以修身为本。一个人的修养,体现历代先祖留下的精神,体现昭示子孙的准则。继承传统,开拓未来,担负社会责任,都有赖于一个人的修养。因此,对自己必须要求严格,对待他人要仁爱宽恕,用“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来警示自己,用“天知、神知、我知、你知”的原则来接人待物,这样就能做到心地诚实、为人端正,使整个家族的行为都合乎规范。
8、其道维何?约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纪晓岚家书》
教育孩子应有哪些原则呢?简单地说有四戒四宜:“一不贪睡;二不懒惰;三不奢华浪费;四不骄傲。既要遵守四戒,又要规劝四宜:一要勤奋用功,多读圣贤书;二要尊师重道,才能学有所成;三要博爱众人,心胸宽厚;三要节俭、规律饮食,不贪嘴。”
9、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朱子家训》
不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
10、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治家格言》
轻听别人发表言论,怎么知道不是他在谗毁攻讦别人呢?应该抑制住情绪反复考虑。因某件事情与别人发生争执,怎么知道不是自己的过错呢?应当平心静气地暗自思考。
相信若能以这些标准时时审视自己的言行,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好的人。
看完本文,如果您觉得内容不错,欢迎转传给朋友;若有自己的心得感想,也欢迎在底下留言,跟大家分享哦!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