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析经济形势。(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4月2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4月22日,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析经济形势,会议提出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同时也提出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似乎仍存政令不出中南海的现象。
3天2次高级别会议提及货币政策
4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提出,中国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减税降费要尽快落实到位,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中国官媒《证券时报》下属媒体解读称,这次会议规格高,有五位政治局常委列席。会议是由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韩正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会议。
并且,继日前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后,“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这个说法,已经在3天2次出现在这样高级别会议中。
何为松紧适度?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今年3月的央行记者会上给出了答案,他说:“今年的松紧适度,就是要把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大体上和名义GDP的增速保持一致,这就是个松紧适度的概念。”
据《路透社》4月22日报道,原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悭表示,相较外界对中国经济一季度超出预期的乐观判断,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
这一观点也得到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一位不具名专家的认同。他认为,虽然一季度数据好于预期,但并不表示中国经济已经高枕无忧了,中美贸易谈判虽然暖风频吹,但协议毕竟还没有签妥。
“尤其是经济结构型问题并没有解决,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警报没有解除,后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贺悭称。他认为,一季度经济平稳的基础并不牢固,主要靠银行贷款和新发行债券构成的社会融资规模超预期扩张促成的,居民消费和就业水平并没有提高。在杠杆率仍高企的背景下,必须特别注意防止金融风险。
政令还是不出中南海?
值得注意的是,22日的中央财经委会议还提及非经济层面的问题。
据《新华社》新闻通稿,在会议最后,“会议强调……要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防止弄虚作假、投机取巧。”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政令不出中南海”的说法,“政令不出中南海”的意思是最高决策层的指示仅仅在他们居住的中南海里打转,下级官员拖延或不予执行。
中共中纪委官媒《中国纪检监察杂志》1月22日刊文,列举了官场的弊病,其中“打太极”是中共官员从政的潜规则之一,哪怕民声鼎沸的问题,官员往往会用一句“这个问题很复杂”的话,推脱责任和敷衍问题;即使当局出台政策,也会被官员以“不完整”、“不科学”、“不实际”等各种理由不予理会。
在中纪委文章列举的弊病中,还有官员“有好处就上、有利益就占、有空子就钻、有风险就逃”等。文章还专门提到偷奸耍滑、虚伪浮夸的“虚功之法”,以陕西秦岭违建别墅问题为例,称因陕西官场阳奉阴违,习近平不得不作了六次批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