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在《诗经》中拥有盛名,美在容貌,美在善德。
到了仲春,桃花倚着微风,绽放得天真烂漫,无数浅红、深红,点点桃红染点三月天,映带春光。春天醉在微风怀里,品赏款款动人的桃花风韵,脚步也慵懒了。
江山名胜--杭州西湖边有个栖霞岭,得名源自岭上遍开的桃花烂漫有如霞光驻足,桃花若栖霞,添了江山的光彩。
锦绣般的春色里,可爱的桃花风韵拨动人的心弦,染出多情多义的诗篇和史卷。
《诗经・周南》《桃夭》篇咏“桃”以比喻青春正盛的女子。
桃之诗经名句
古传桃木是一种可以辟邪的神木,古代的桃符就是取材于桃木。桃在《诗经》中拥有盛名,美在容貌,美在善德。在中华文化中,桃花拥有诗情、博得歌咏和眷爱,桃花源更是诗人的理想国。
《诗经・周南》《桃夭》篇咏“桃”以比喻青春正盛的女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花)”,美艳青春;“有蕡(*音同焚)其实”,拥有丰富的内涵与女德。青春美丽的女子在生命力最旺盛之时出嫁了,“其叶蓁蓁”绿叶成荫子满枝。“桃”宛如宜室宜家的好妻子、好母亲。
“投桃报李”这一成语也是出自《诗经》中的诗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友好的回报。表面说的是彼此的赠答,人家赠我桃子,我必以李子回报,内含善往善来,无物不报的善意互动和美好的情谊。这诗篇同时也隐喻施政之道在于善,可以获得诚善的回报。
在中华文化中,桃花拥有诗情、博得歌咏和眷爱,桃花源更是诗人的理想国。
桃花“映烟成虹”
桃的品种非常多,主要有食用和观赏两大类。造物主在白与红的调色盘上玩出了绮丽的桃花色,桃花园中展现各种深浅不同程度的粉红,还有白的、红的和白色掺粉红的洒金桃花。
碧桃这种观赏桃花最引人流连;红色的绯桃暖红如火也有名气,艳艳春光让人入醉,却是不得雅士的青睐,说她缺少了留人再顾的韵味。南朝梁大诗人江淹赞美桃花“映烟成虹”(《桃颂》),笔者觉得这诗意一笔,可为绯桃染上浪漫情韵。
人面桃花相映红
说到桃花难免要联想到“人面桃花”。唐朝崔护的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题都城南庄》),留下了千古的浪漫、千载的情牵。从唐入宋以后,许多诗人、词家,陆续为崔护的这诗写续词,如:依旧桃花人面红、人面未必桃花红、桃花人面共春风、人去桃花自笑红……等等,就是缺少了那么点真实的温度和浪漫绮丽。
自唐以后,几代人都传说《题都城南庄》,是真真实实发生在都城长安南庄的一段悲喜爱情故事。春风中的桃花见证了诗人崔护和一如花女子一见钟情的朦胧情愫。自此后的桃花特是与众花不同,凝睇含笑、含情脉脉的姿影,独戴千载的风韵、独得千年的眷恋。
绯桃暖红如火也有名气,艳艳春光让人入醉,却是不得雅士的青睐,说她缺少了留人再顾的韵味。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题都城南庄》是诗人崔护二度重访南庄桃园时所题。时隔一年,故地重游,只见门扉紧闭,颜如桃花的女子已经不见踪影。景物依旧、人事已非,无限怅惘的情绪紧紧缠绕着崔护的胸襟,于是,崔护在一片门扉上留下了此诗。女子返家后,见到这首诗不见崔护,失落得一病不起濒临死地。隔了几日,崔护三度来到此人家门口,在崔护的呼叫下,女子回魂了,家门旁的桃花见证了两人跨过鬼门关阻隔的喜相逢。
问桃花,世间情为何物?令人狂悲、令人狂喜;令人生、令人死;令人爱也令人惧!
年来年去的岁月可能留下多少清澈醇美的记忆?桃花舞春风的恋歌可能传唱多久岁月……?
桃园三结义 义薄云天
在桃花盛开的柔媚桃园里,曾经谱写了一段金戈铁马义薄云天的历史演义序曲--三国历史中蜀汉的刘备、张飞、关羽[1]三位性格、行事风格迥异的英雄豪杰,在桃花园里结拜成了义兄弟,自此后演出了一段刎颈交情深义重的三国历史,一个“义”字千金不换,引得后人二千年来传唱不歇。
刘备、关羽、张飞的初会,有志一同报国家、安黎庶,一见如故。三人焚香结拜发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三国演义》第一回)
“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共敌军擂鼓鸣锣。”(元代杂剧大家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
桃园三结义的英雄好汉为道义殉难,为义气而就义,为社稷、为知己出生入死奋不顾身,演出一段风起云涌、慷慨激荡的三国历史,传给中华民族的就是“义”的精神---受人尊戴的义帝的仁义、道义,赴汤蹈火的义兄弟、义师的侠义、忠义、情义和信义,执义而扬善[2]。
万壑桃源,一溪初入春风漫,流水渡尽桃花灿。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桃花源(参照清代画家任预的《桃源问津图》绘制)。(以上图片来源皆为Pixabay)
桃源 别有天地非人间
千山万壑,桃花谱出阳春烟景。晋代诗人陶渊明心中有个古朴无华、自由自在的乐土,就在桃花林深处。万壑桃源,一溪初入春风漫,流水渡尽桃花灿。隐隐桃园隔野烟,别有天地胜人间!
注
[1]刘备(西元161~223年)字玄德,河北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西元221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史称为“蜀汉”,年号建章。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諡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关羽(?~西元219年),字云长,本字长生,三国蜀河东(今山西解县)人,为蜀汉大将,辅佐刘备成大业,曾大破曹军,威震一时。官历前将军、汉寿亭侯,后当吴将吕蒙袭破荆州时被杀。因其为人忠直仁义,广受民间崇祀,尊其为“关公”、“关夫子”,历朝皆有加封,宋时封为武安王,明封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清乾隆间诏改其諡为“忠义”。另有“关帝”、“关圣”、“关圣帝君”、“武圣”的尊称。
张飞(西元?~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
[2]“义”字有我有羊,义与善同意,故从羊;义展现自己的威仪,其根本在“善”。《说文》说羊,祥也。
(原标题为:阳春桃花生烟景 多情多义美人间)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