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中国使领馆电话欺诈4000万美金(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3月31日讯】美国政府调查记录显示,冒充中国驻美大使馆或领事馆的电话欺诈案件,仅在一年多就导致受害者损失4000万美元,而且这些受害者大部分都是亚裔,很多是中国学生和访问学者。
美国之音报导,美国联邦调查局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IC3) 3月28发布警报称,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共接到350多起投诉。受害人都是接到中文电话或短信,对方自称是中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的官员,再或是一家物流公司代表,理由是有一个包裹放在中国大使馆,需要接听电话的人前去领取。而电话显示号码往往也是中国使馆或领事馆的正确号码,让受害者信以为真。
这种电话欺诈手法极为狡猾。有受害者被告知,有关方面发现了一个可疑的文件或包裹,里面有受害人护照、社安卡或信用卡;也有人被告知,有人在中国机场被逮捕,身上发现属于受害人的护照、社安卡或信用卡。诈骗人还会说,因为案件正在调查中,为协助中国执法机关侦破此案,受害人必须与一位调查人员讲话。
然后,电话会转给一位自称是“调查人员”的地方,后者告诉受害人,必须向中国或香港的指定账户汇款,化解这次纠纷,且必须用信用卡或虚拟货币付款。受害人如果不配合,就可能遭到驱逐,或丧失信用,甚至可能入狱。
报导指出,如果受害人当下表示没有钱付款,对方就会告诉受害人可以申请贷款,直到款项支付完毕。同时,诈骗人会告诉受害人整个过程需要保密,不要告诉家人和朋友。
另一种方法是,电话欺诈者会打电话给受害者家人,称他们的亲属被绑架,要求支付赎金。为了增加真实性,欺诈人员可能提供受害人照片、护照号码、社安卡或银行账户等信息的文件副本。他们还可能鼓励受害者对诈骗人提供的中国执法机构的电话号码进行核实,然后再与调查员讲话。
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表示,这350多起投诉共涉及金额超过4000万美元,平均每个受害者损失16万4000多美元;受害人大多是亚洲人,很多人说自己是来自中国的学生或中国大学的访问学者;受害人遍布美国27个州,35%居住在加州或纽约州;报告欺诈的高峰期是2018年5月到6月,以及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
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提醒民众,如果接到貌似中国大使馆、领事馆或中国信用卡公司的电话,永远都要通过外部的途径进行核实。中心特别指出,中国大使馆或领事馆不会打电话向你索取个人信息或银行帐号,不会通知你领取包裹,也不会接受中国地方执法机构的查询。你如果接到可疑电话,不管涉及多少金额,都请向美国联邦调查局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IC3)投诉。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