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习文化经典 就到最高学府这里来(组图)
汉代时的辟雍模型,陈列于北京国子监。(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韩国有一本小说叫《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讲述了朝鲜时代发生在成均馆儒生身上的关于友情和爱情的故事,而根据其改编的电视剧红遍了韩国和大陆网络。
成均馆,是朝鲜半岛历代王朝的最高学府,地位等同于古代中国的国子监、太学,儒生们在此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等,它也是韩国大学教育的发源地,具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朝鲜王朝的成均馆位于今日韩国的首都首尔,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亚洲顶尖、韩国私立大学排名第一的综合性大学:成均馆大学。
不能不说,古代的成均馆在诸多方面,如学习内容、服饰等都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六百多年前,中国正处于明朝时期,明朝对于朝鲜王朝的影响相当深远,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学术。
根据朝鲜的史料记载,朝鲜这个名字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赐与的,意思是“朝日鲜明之国”,而朝鲜的历代国王继位后都要派使臣至明朝,得到明朝皇帝的确认并赐予封号。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把朝鲜列为永不征讨之国之一。因此,朝鲜王朝的成均馆照搬明朝的太学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从成均到稷下学宫
上古五帝时期就有了高等教育,当时的教育场所叫“成均”,虞舜时称为“上庠”,夏朝时称为“东序”,商代时称为“右学”,周代时名为“东胶”。西周时已经出现了“太学”的说法;从汉代开始,“太学”成为国家在京师所设大学的正式名称。
《大戴记》中说:“帝入太学,承师问道。”当时的天子和诸侯都设太学,又称“大学”,设在郊外。不过天子的叫“辟雍”,诸侯的叫“泮宫”。天子诸侯在这里除学习问道外,还在这里举行祭祀、宴会、商议事情等。由于当时宫室有限,所以太学和明堂常常不分,太学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令人惊叹的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大师云集且可以高谈阔论、各抒己见、自由交流的所在,这里亦是百家争鸣鼎盛时期的中心,它就是齐国著名的稷下学宫,即齐国在稷门设立的大学堂。
稷下学宫的创始者是田齐桓公,其通过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从而为自己出谋划策,巩固田齐政权。到了田齐桓公的儿子齐威王时期,稷下学宫吸引了更多的贤士。齐威王的儿子齐宣王即位后,更以广纳贤士、善听诤言而闻名,他下令扩大了学宫。稷下学宫的发展在齐宣王时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的盛况。
稷下学宫不仅成为古代最早的学术活动、政治咨议中心和高级人才集散中心,更是一个教育中心。因为稷下学宫有孟子、淳于髡、彭蒙、田骈、慎到、申不害、尹文、荀况、邹衍等七十多名士,很多年轻人也慕名前来讨教。师生自由教授、自由讨论,学术氛围十分浓厚。荀子当时“三为祭酒”,即出任学宫主持人,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校长。
汉代魏晋时的太学
西汉王朝建立后,为了休养生息,最初几任皇帝推崇黄老之术,当时只有私家学校,没有政府设立的大学。汉武帝即位后,听从大儒董仲舒的建议,“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百姓。
汉武帝遂于公元前124年在都城长安建立了太学,设立五经博士和博士子弟五十人。“五经”当时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由五经博士讲授。显然,太学建立的目的就是要传授中华文化经典,这也是后来太学的主要教学目的。
武帝之后,汉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新政时增加到三十人。博士子弟也是逐渐递增,汉元帝时为千人,汉成帝时达三千人,王莽时则达到了一万人。博士子弟的入选先是由各地方推荐,然后再进行选拔。这些博士子弟学习完后,可以入朝为官,也可以收徒授课。
除了在中央设置学府外,汉武帝还诏令天下各郡设立地方教育系统,即“郡国学”。“郡国学”的老师称为“郡国文学官”,或称“文学祭酒、文学师、文学掾史、文学主事掾”等。学生则称“文学弟子”或“郡学生”。汉平帝时分为学、校、庠、序四类,“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延续了西汉的做法,在洛阳兴建了太学,学习中华文化经典和礼仪。汉顺帝时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共建1850室。彼时招收的学生称为“太学生”,达到三万多。
汉灵帝熹平四年,为了校正儒家经典,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块石碑。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刻成后立在太学大门口,因此又被称为“太学石经”。全国各地来抄写石经的人络绎不绝。
魏晋南北朝时期,太学依旧在发展。不过在北魏几个皇帝时期,先后增设了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和面向皇室宗亲的“四门学”,形成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学并立之制。
隋唐至明清的国子监
短暂的隋朝,除延续了南北朝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学并立之制外,还同时出现了“律学(习法令)、书学(习文字)、算学(习计数)”三学。隋文帝时期成立了管理教育的机构,称为“国子寺”,后改为“国子监”,监内设祭酒一人,属下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领上述官学,各官学的博士、助教、生员皆有定额。
《隋书・百官志下》记载: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国子一百四十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是专门研习中华文化经典的经学学校。
唐朝建立后,延续隋朝的学制。《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的官员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的官员子弟及庶人。
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生五百人,四门学生一千三百人,律学生五十人,书学、算学学生三十人。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
宋代最高学府仍然是太学,先后设立在都城开封和临安府,隶属于国子监。国子监多次易名,有时又称作“国子学”。其一方面是最高管理机构,一方面也是最高学府。学生数量也是逐年增加。当时的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又称为“国子生”或“监生”。学生分为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审核学生成绩和学生升等的制度,称“三舍法”。宋代太学制对后代的影响非常大。
元明清三朝也都沿用了“国子监”的称谓和形制。元代设立的蒙古国子监管辖蒙古国子学,汉文国子监管理汉文国子学,所学课程依旧是“六经”和其它中华文化经典。
由于明朝最初定都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鸡鸣山下建立国子监。1393年,南京国子监学生已增加到八千多名。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改“北平郡学”为国子监,1420年迁都后,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亦称南北两雍)。
当时的邻国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这或许就是朝鲜王朝时期的成均馆很多部分都与明朝国子监相同的原因。
清朝建立后,在顺治七年(1650年),南京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北京国子监开始修葺。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显然,清朝的国子监的形制仍沿袭明制。
1905年,清末改革学制,设置学部,国子监裁废,其教育行政功能并入学部。
结语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太学和国子监都是指中央官学、国家最高学府,他们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讲授、学习、传播中华文化经典,使“仁义礼智信”深入人心,成为官员治世、民众修身的圭臬。
两千多年的中国历代王朝,上至帝王、官员,下至士族、百姓,正是因为承传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才使道德不至于快速下滑,而太学和国子监的作用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