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的记者参加不是真的记者会(图)


两会“记者”,话筒拿反照样问(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9年3月15日讯】年度中国“场面政治”盛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进行到尾声,香港电台在3月12日傍晚发布一段短片,为新疆代表团会议的提问环节之后,工作人员要求——可以用“驱赶”来形容——记者离场,不得留守捕捉代表采访。

画面可见,一名男性工作人员一边拨低一名记者手持的摄影机,一边伸手除下记者颈上的记者证。

记者说:“Wow,wow…what are you doing?”工作人员说:“你拍什么?我叫你走?你还拍什么?”记者说:“我拍……”期间已经被推搡着出去,幸而记者聪明,记者证的绳子用一颗纽扣顶住,证件没有被拿走。工作人员旋即拉上黄色大幕,如同一个视像化的政治隐喻。

这名记者持有一个全绿色的记者证,属于港澳台以外的外媒。香港《苹果日报》报导指,他是法新社的记者。

距此几日前,《金融时报》记者Tom Hancock在Twitter上发文,拆穿《浙江日报》图片报导指外媒在上周四浙江团审议期间“踊跃提问”,相中起立举手者正是Hancock。Hancock写道,外媒根本没有提问机会,虽然自己的确有举手,反而被用作官方宣传。

这些事件对关心中国场内政治的人来说,或者已是司空见惯,但真的记者还是会不屈不挠地参加不是真的记者会,包括fact check“不是真的记者会”“真的是怎样”——抱着一种近似没有饭盒也要做好茄喱啡的喜剧之王精神,比如今年早前采访广东省两会的时候。

那天下午是东莞人大代表团的开放时段,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的省人大代表一通漫长发言之际,我去补给桌拿瓶装水,发现一份抬头是“问答参阅”的打印文件被随意扔在桌上,顺手连文件带水一并拿走,塞进书包,打算出去再看。

提问环节来了,入场迟的我没有找位子坐,反正站着举手,很难不被看到吧。主持提问的是东莞市委宣传部的一名女官员,自是声情并茂,点人的时候亦很“周到”,绝对点不出媒体或者记者的名字:“坐那边那位XX衣服的女士”,“来,坐后排这位XX的记者”。第一位是人民日报,第二位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位是南方日报,第四位是中国日报。除了我还有几家“境外媒体”的记者在现场,大家一直举手,甚至直直瞪着台上官员,希望眼神接触可以给自己大一点的机会,但结果,大家都不是“选民”。

会后,我打开那份“问答参阅”一看,几乎要在会场大笑出来。

它写着:“1.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东莞市将如何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民日报提问,梁书记回答))”之后是三版半纸的答案。

“2.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东莞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非公企业作出的贡献……请问东莞目前的实体经济发展如何?有无遇到什么发展瓶颈?又将如何破除困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问,肖市长回答)”,之后是三版纸的答案。

“3.东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试试‘六大工程’,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东莞基于什么考虑提出这一新的战略任务,如何具体推进?(南方日报提问,梁书记回答)”之后是两版半纸的答案。

“4.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目前东莞制造业现状如何?下来如何进一步做强制造业?(中国日报提问,肖市长回答)”之后四版多纸的答案。

而且看来,并非每个准备好的茄喱啡都有出场的机会,因为:

“5.许多市民反映……请问接下来将如何调整布局公共交通系统,方便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备选,东莞日报提问,罗沛强回答)”

一切都在组织的安排和掌握之中,记者会按顺序、按指定提问,在语言上甚至更加献媚,尤其是电视新闻记者,领导也会按顺序、按指定回答,但他们可以“画出界”,比如东莞市委书记就超纲指出,东莞市已经和香港某集团在讨论建设“香港城”——现场的境外记者举手举到咯吱窝破皮,大多也只不过是想多问这个超纲细节一句。

会未结束,书记先走,不懂事的境外记者追出去:多讲一点香港城吧!

书记说:市长知道,你们问市长。

更加不懂事的我答:那你也得让我们提问啊!可能声音太大,一回神,开了一扇的会议厅门内,半场的人大代表都循声望着我。

会后,境外记者涌上去,问市长:书记说你知道香港城。

市长说:我也不清楚,我不是主管这一块的。

之后工作人员开始让我们离开,或者听我们讲两句问题,说现在答不了,你们再循其他途径交问题给我们吧——总之这个战术就是,世界上的路有很多条,但没有一条通往延安。

其实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越是“不是真的记者会”,越是看得出“真的记者”。

那些全程低着头,看着电脑或者手机,会议刚开始“啪啪啪”打笔记,坚持不过十分钟就放弃的;那些拿出特殊朗诵技巧问问题,结果摊开的笔记本上,一个字都没有记下别人的回答的;那些看着同行被挡被赶,默默看一眼或几眼,不会出声的;那些跟领导或者问答环节主持人握手言欢的——更糟糕的是,很多配合演出的人,连这个份上都没到;那些明明出席了有料的记者会,但之后一篇报导都没有写的(注:这个也许不能全怪记者个人)……很难说是“真的记者”。我不敢说他们的真实意志或者心情,但目之所及,并不是一个准备来做真刀真枪的采访的人。

之所以称这些各级两会是年度“场面政治”盛会,“姓党”媒体的角色实不可没,而“境外媒体”,做了布景板也好,被利用来做宣传亦好,甚或上天开眼被点中亦好,只能在场,必须在场,但这种在场的任务必然更加艰巨,因为那张黄色大幕,可以被任何一个其实无权碰你记者证的人用力拉上,而你必须尽力,把大幕被拉上这件事本身,亦传达出去。

更艰巨的是,在漫长的场面鏖战中,真的记者必须时刻谨记自己是来做什么的,比如我会时时想起一起跑广东两会的同事告诉我她在几个城市领导的联合记者会上看到的那幕:

记者会还未开始,记者陆续入座,主持人指挥安排着:你们坐这里,你们坐那里。

新闻媒体不是国家的敌人,但也不是政府的仆人或艺人,一言可蔽,鲜克有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纪羽舟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