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和郎中都是医生 却存在着这种差异(图)


大夫是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古代,帮人看病的医生有很多种叫法,其中大夫和郎中是大家最熟悉的,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了解他们之前,我们先看下这个“医生”的含义。在唐朝的《唐六典》中,有一句话叫“医生四十人”,说的是学习医学的人,唐朝置学习医,所以就有了“医生”的称谓。

大夫是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其实大夫最开始的时候,是一种官职,比如大家经常听到的,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等。到了清朝,从正一品到五品的文官,都可以称大夫。后来为了区别于官名,就用发音的不同来区分。而郎中是南方人对医生的称呼。郎中本来也是官名,战国时期出现过,秦汉时期也出现过,一般的意思就是帝王侍从官,职责是护卫和陪从,随时等待差遣。

到了后来还有侍郎,郎中,员外郎的官职。“侍郎”,一般都属于各部长官的副职。“员外郎”,则通称“副郎”,一般都是比“郎中”次一级的官吏。如唐代的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柳宗元曾任礼部员外郎、杜牧曾任司勋员外郎。到了宋朝,医生才被称作郎中,是由唐朝灭亡后,因五代十国时期的官衔泛滥引起的。

在古代的一些小说或者电视剧中,我们看到,一般设馆治病的医生,都称谓大夫,而在中草药驻店的医生或者行走的“赤脚医生”,习惯被称为郎中,久而久之,对于医院的医生,多数都叫大夫,而不叫郎中。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