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竟在下雪天中获得精神上的安顿(图)


在赏雪咏雪的过程之中,古人得到自身精神的安顿与灵感的启发。(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既可远远观赏,又可踩踏捧玩,既为山林之景增色,又对耕田丰产提供保障,大概是最令古人欢喜的天气,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之精神意趣与生活态度,尽现其间。

易经》中“泽山咸卦”象征感应,清刘沅解之曰:“天地以气感万物,而万物无不通;圣人以德感人心,而天下无不通,止此一诚之所通也”,在赏雪咏雪的过程之中,古人得到自身精神的安顿与灵感的启发。张岱的《夜航船》里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可谓俯仰天地万物,与自然草木相感通之典型。

关于梅花与雪,《花史》中载:传说铁脚道人喜赤脚行于雪地,兴发则朗诵《南华・秋水篇》,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足见其对于雪天的一片赤诚钟情。至于张岱本人亦有“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之痴兴,至湖心亭,竟遇铺毡对坐,把酒言欢之客,“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借舟子之口抒发了遇到拥有相同志趣追求的知己的惊喜。

陶庵梦忆》中又有〈龙山雪〉篇,张岱与若干好友在大雪初霁的夜晚登龙山饮酒赏雪、吹箫唱歌,最富画面感的当属文章末段一句“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大家满身风雪,至夜半三更方踏上归程,其中二人干脆相互拥抱着滚下积雪的百步街,活脱脱的天真意气跃然纸上。

一行人的兴致与孔子所认同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境界何其相类。

与乘兴而归的张岱一行不同,《世说新语》中记录了王子猷见雪色而思念起远方的朋友戴逵,连夜起身乘舟准备拜访,而至戴逵家门,他却转身而归,自谓曰“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实在是性情中人。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