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最接近诺奖的华人经济学家 戳破西方关于贸易战的主流假设(组图)

 2018-10-16 09:4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9

最接近诺奖的华人经济学家戳破西方关于贸易战的主流假设
已故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8年10月16日讯】2018年中秋节,美国宣布,向中国2000亿美元出口商品加征10%关税,一时间,大洋两岸人心惶惶。

在欧美,《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主流媒体,或多或少站在了中国的一边,观点不外是:“中国国内确实有对美国不公平的壁垒,但不该用贸易战来解决。”加入辩论的还有诺奖得主克鲁格曼,他以《如何输掉一场贸易战》的标题来反对总统川普(特朗普)。而国内媒体和庙堂经济学家,更是趋之若鹜,将美国塑造为挑起贸易战的元凶。

欧美反对贸易战,不仅仅是媒体圈和学术圈已经形成了反对美国总统川普的政治正确,更是因为一个长期以来的主流经济学假设: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对双方都有利,所以中国在受益于国际贸易分工时,从长期而言,就会逐渐退出国内的各种保护,从而拥抱自由市场。

然而,少为人知的是,这一主流假设早在十五年前,就被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用严谨的数理经济学逻辑戳破。今天的贸易战乱象,其内部逻辑也被在临终时的杨小凯所精准预言。

1968年年仅19岁的杨小凯曾以一篇名为《中国向何处去》的大字报被点名批判,被判刑十年。

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学业后,杨小凯接受了耶鲁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奖学金。1988年,他移居澳大利亚,接受了在莫纳什大学的讲师工作。随后他出版了一系列英文的论文和著作,很快获得了广泛的国际瞩目。1989年他成为高级讲师,1993年成为正教授(Reader),他于2000年被授予经济系首席教授。1993年,杨小凯成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

杨小凯在经济学上突出的成就在于其提倡的“超边际分析方法”(Inframarginal Analysis)和以此为基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杨小凯重新审视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并通过现代的数学模型解释个人专业化选择并寻找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杨小凯认为传统的边际分析只考虑内点解(既有制度)的最优选择,无法解释制度变迁以及经济跨越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提倡的超边际分析在原有的边际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角点解的最优选择问题,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对分工深化与经济发展的解释力。

杨小凯曾与世界顶尖的经济学家合作,包括黄有光(Yew-Kwang Ng)和杰佛瑞・萨克斯,后者曾评价杨:“杨是世界上最有洞察力、最严谨的经济学理论者之一,他也是经济学界最具创造力的人之一。”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詹姆斯・M・布坎南说过:“我认为现在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研究就在莫纳什大学,是杨小凯所做的。”有闲人闻其事,叹曰:“小时坎坷不妨大器晚成,凯歌高奏此曲永驻心间。”

2004年7月7日早上7时49分,杨小凯因患肺癌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家中去世,享年55岁。

(编者注:以上杨小凯先生生平介绍来自维基百科)

本文汇编了杨小凯在生命最后一年思想遗产中关于贸易战的观点,限于篇幅,删减了原文中大量的数理分析和论证过程,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杨小凯思想,以及学术论证部分的内容,可参看在国内首度问世的《杨小凯学术文库》(九卷)。

“国际贸易中为何会出现‘双输’的结果”

自由贸易能够给各国带来利益,这是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常识,但是,众所周知的现实是,很少有国家在实际上采取完全自由的贸易政策。

在博弈论中,有个说法叫做“纳什均衡”,就是两个对手采用了两败俱伤的“双输”做法,而不是彼此“合作”的双赢做法,比如著名的“囚徒困境”,囚犯由于互相不信任,彼此揭发而导致“双输”。

最接近诺奖的华人经济学家戳破西方关于贸易战的主流假设
博弈论创始人:约翰.纳什(MANAN VATSYAYANA/AFP/Getty Images)

在国际贸易中,国家之间的“双输”博弈,源头主要来自政府,是它们制定了相关的贸易政策,并且通过征收关税,导致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不如国内贸易。政府决定贸易政策时,可以选择三条路线:

1. 纳什关税对策(增加关税来打贸易战)

2. 关税谈判(以关税作为条件,来进行贸易谈判)

3. 自由贸易政策(不打贸易战)

那么,贸易战和关税是怎么发生的呢?

“贸易战的原因:贸易保护 VS 贸易自由”

为什么会产生贸易战?当两个国家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不同时,一个国家深度加入贸易国际分工,而另一个国家则是相对落后的二元经济——即一部分人加入国际分工,另一部分人自给自足时,将会带来一个结果:

一方采取单边贸易保护,而一方采取单边贸易自由。

这样的现实,会引起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促使他们通过关税政策来争夺贸易利益。

当国家用自身的强制力来影响贸易时,政府会产生动机——去强加一个关税,如果两个国家进行纳什关税对策(即在根据对方的关税制定自己的关税),就会发生贸易战,最后的结果,把贸易利益全部耗尽。

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解释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转型期间,产生的种种“不发达现象”。当一个经济体,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发展时,由于国际贸易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会带来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实际收入差别的扩大。

“自由贸易,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然的取得”

我们的研究表明,当对方的关税率条件不变时,我方强加一个关税,可以使本国民众的福利得到改进,因此政府之间愿意使用纳什关税对策,而不愿意实施自由贸易政策。

然而,一旦有一方采用关税对策,博弈论表明,两个政府都会互相给对方强加一个很高的关税,也就是说,政府出于损人利己的动机,为了争夺贸易的好处,而打起了贸易战,最终的结果是“双输”,会使贸易的好处耗尽。

当政府被迫面对这种“双输”风险时,就会被迫转向贸易谈判,而不是继续贸易战。而关税谈判的结果,让双方走向自由贸易。

这个结果,为一个重要的结论提供了理论基础——自由贸易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然而然的取得,只能通过谈判取得。

在这方面,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是错误的,在过去,经济学家的幻想是,只要和一个贸易保护的不发达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就会慢慢让对方也变得尊重自由贸易。

最接近诺奖的华人经济学家戳破西方关于贸易战的主流假设
大卫.李嘉图:国际贸易理论的先驱(图片来源:美国境内公有领域/维基百科)

然而,博弈论证明,只有通过贸易战,才能让破坏规则者回到谈判桌上,为了避免利益受损,从而被迫选择自由贸易。

我们的研究证明,为了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充分利用贸易的好处,建立在贸易战压力下的贸易谈判是必需的。

“贸易战可能出现的三种结果”

通过对国际贸易分工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两个倾向:

1. 在两个国家之间,更深入的加入国际贸易分工的一方,更希望保持零关税。

2. 采用二元经济的一方,则希望更多的提高关税。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就是参与贸易的国家,由自给自足到部分分工,再到完全分工的过程。

当某个不发达国家,还处于部分分工这个转型阶段,就很容易产生单边贸易保护,和发达国家的单边贸易自由化共存。而到了完全分工阶段,均衡的贸易政策是由贸易谈判导致的贸易自由化。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有两种方法获得贸易好处。

第一种方法是扩大对外开放,从部分国际分工跳到完全国际分工,此时双方都有动机进行贸易谈判,谈判的结果是贸易自由化,双方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取得“双赢”。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进口关税,包括各种隐性的补贴和产业政策等,“损人利己”,以牺牲它国利益为代价获取好处。

第一种方法,是双方分享一个扩大的馅饼,把饼越做越大。第二种方法,是双方分享一个缩小的馅饼,而且饼可能越来越小。

如果发展中国家采取了第二种做法,长期来说,会让单方面开放市场的发达国家觉得吃亏,迫使发达国家以贸易战作为威胁,从而发起贸易谈判。这是国际贸易走向自由市场的必需过程。

最接近诺奖的华人经济学家戳破西方关于贸易战的主流假设
川普宣布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图片来源:Getty Image)

而发展中国家面对这种谈判时,采取的不同应对策略,也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第一种结果,进行双方互利的谈判,最终走向贸易自由化,饼越做越大,是“双赢”的结果。

第二种结果,采取对抗,则双方走向贸易保护,饼越做越小,带来“双输”的结果。

而最坏的结果,甚至可能是……退回到自给自足的时代。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中国人权双周刊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