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高山上的寺庙宏伟壮丽。(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齐文宣帝高洋,亲见神力
稠禅和尚,自幼体弱多病。出家后,为求神力护持,而天天颂读《金刚经》,并且数年不断。一天,来了个金刚力士,对他说:“看你小小年纪,出家精诚,守戒也挺严。告诉你,你已经有神力了。今后必须继续勤练,用来守护佛法大教,自己珍重吧。”说完隐然而去。
稠禅和尚,自此勤学苦练,练就一身本领,并且证得正果,独立支宗,居住林虑山。林虑山方圆数百里,地势险要。稠禅在此大造精舍寺院,闻名而来习禅的人,有数千之多。这就触犯了齐文宣帝高洋(529~559,北齐建立者),他以聚众滋事为由,亲自率领骁勇将士数万人,前来讨伐稠禅和尚。
高洋率数万兵马,到达林虑山的第二天,即进山围剿。当大部队抵达山谷时,稠禅和尚已经带领许多僧人,等候在那儿了。高洋先礼后兵,问道:“大师为什么来到这里?”
稠禅和尚说:“陛下要杀贫僧,我怕血染伽蓝。伽蓝寺院乃圣地所在,为什么因我而遭污秽他!我甘愿在此,受陛下一刀。”
文宣帝看他志愿送死,不像蓄谋造反的样子,心里产生了一点宽慰的念头,他将稠禅和尚,请到营帐里,命士兵设斋招待。进餐时,高洋说:“久闻大师得力于大力金刚神,难得有幸相见,很想见识见识大师的神力,不知能否如愿?”
稠禅和尚说:“我所使的力,都是人的自有之力。皇上想见神力,以我人之力,能变成神之力吗?”
高洋停顿下来,想了一会儿,又讲:“那么,不看你的人力,去看神力吧。”他们一同上山进寺。
那些日子,稠禅和尚,正准备造一座规模较大的寺院,数千根木料,因搬运不济,暂时还堆在山峡的口子山。现在,稠禅和尚合掌,念念有辞。顷刻之间,大小木材,腾空而起,在空中自相撞击,声如巨雷,势如山动,被摧折的木头碎屑,纷如雨下。高洋大惊失色,扒在地下不敢动弹;将吏兵卒,丧魂落魄,抱头鼠窜。高洋此时,忙向稠禅和尚,叩头请罪。
回宫后,高洋虔敬的敕令稠禅和尚,大力传法习禅,修建寺院。自此十数年间,稠禅和尚广为传法,营寺修庙。
最后,在并州营造规模颇宏的经幢时,操劳病倒。临终前,感叹地对弟子们讲:“人或生或死,乃天分所致。如来佛祖也没有幸免。我唯不足而含恨的是:经幢还没有完全造好。但愿后来的人,继承此事。”说完圆寂。
三十年以后,隋文帝巡视并州,上山看到未成的经幢,心中焕然似有记忆。回宫不久,就下旨续造经幢,并扩大规模,建成为宏伟的山寺。
二、“楼观苍海日,门对浙江潮”
唐代考功员外郎(官职名)宋之问,因故贬黜,后遇赦放还,一路漫游。这一天,来到江南的临安府灵隐禅寺。是夜明月当空,银光四射,他诗兴陡起,乘着月色,在殿廊行吟。诗云: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宋之问沉思精虑,织字成句,但总觉不满意。这时,他发现一间厢房,房中挂着一盏长明灯,灯焰如豆,不太明亮,禅床上,端坐一位皓首白发的老僧。老僧发觉户外的宋之问,便对宋说道:“小伙子,夜已很深,不去休息,而在此搜索枯肠地吟诗,何苦啊!”
宋之问说:“弟子平日以诗为学,至此诗兴所致,想以灵隐寺为题,吟诵一曲,苦于诗绪不涌,久久难成篇章。”
老僧说:“请你将第一联吟来。”宋之问吟了刚凑成的第一联,且反反复复就是读不下去。老僧启示他说:“为什么不吟?‘楼观苍海日,门对浙江潮’呢?”
宋之问闻之愕然,惊讶老僧诗思油然,出句遒劲宏丽。经他一点,自己诗情如高山水泻,哗然涌溢,立刻吟出: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待入天台路,看途度石桥。
吟毕,他统览全诗,更觉得“楼观苍海日,门对浙江潮”最为恢宏、警策。斯时夜深,宋之问不忍再搅扰老和尚,便致礼告别。
第二天清晨,宋之问一起身,便到老和尚住处拜访,不想老僧已经走了。宋之问向寺僧打听,寺僧都说不知道,末问一位年迈高僧,他说是那人就是骆宾王。宋之问问他说:“你怎么知道他是骆宾王呢?”
高僧回答说:“徐敬业谋反兵败,和骆宾王一起逃匿。官家搜捕不获,主帅考虑,平乱抓不住魁首,会遇不测之祸,就找了两个与他俩相像的首级,进京销差,则天皇帝被他们骗过了。办事人冒功获赏,不敢再搜捕,因此他俩隐匿民间。徐敬业在衡山为僧,九十余岁时卒。骆宾王也削发出家,但他不居一山一寺,而是遍游名山大刹。前不久,来此灵隐寺。今晨已走,则不知去向。”
宋之问很懊悔,见到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却没有虚心地向他请教。
正是:高人面前未谦卑,良机失去深痛悔。世上多少名利客,总为贪财迷心扉!
(以上均据《中国佛家故事集》)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