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你怎样对孩子说话 竟能预测孩子的将来(图)

 2018-07-26 00:0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极度语言匮乏的环境,会阻碍孩子智力发育,损伤孩子大脑。  有没有一种教育方式,能用它来预测将来孩子的成功程度、甚至贫富?
极度语言匮乏的环境,会阻碍孩子智力发育,损伤孩子大脑。(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父母与孩子的对话方式

有没有一种教育方式,能用它来预测将来孩子的成功程度、甚至贫富?

原来我觉得是没有的,如果有,OMG,这不就是算命吗?

但是,学究毛豆妈这两天在家里搜集教育资料,发现了不少宝贵的结论。

这个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对话方式

老规矩,结论先上:

*越富有的家庭,与孩子对话的往返次数越多。越贫穷的家庭,对话次数一两个回合就结束。

*越富有与有知识的家庭,越鼓励孩子发问;越贫穷和文化程度低的家庭,越喜欢教孩子“执行”。

*极度语言匮乏的环境,甚至会阻碍孩子智力发育,损伤孩子大脑。

[1] 越富有家庭,对话的往返次数越多

一位叫F Bibayan的学者,研究了美国460个富豪家庭、中产阶层和劳工蓝领阶层,得出的结论是:以父母与孩子对话的往返次数为指标,上层社会与劳工阶层相差悬殊。每一次父母与孩子的对话,上层社会的往返次数是5~6次,而劳工阶层仅为1~2次。

啥意思呢?就是孩子问一个问题、向父母发表一个意见,劳工阶层的父母仅仅是点点头、或者心不在焉的哼哈就过去了,对话到此戛然而止。

而上层社会的家庭,则会循循善诱把这个对话延续五、六个及尽可能多的回合,硬件上提高孩子的智商,软件上刺激了孩子的好奇心。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毛豆妈虽然是理工渣,但是也听说过美国有个物理学天才,名叫费曼。他天分高到什么程度呢?能秒杀《生活大爆炸》中的Sheldon吧。这人如此聪明,甚至参与了美国1945年原子弹项目,并在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搜寻了很多费曼童年的资料,发现费曼他爸是这么教育儿子的:

费曼他爸带着儿子读大百科全书中的恐龙篇。

费曼问:爸爸,暴龙是什么鬼?

费曼爸爸:暴龙啊,就是一个25英尺高,脑袋有6英尺宽的家伙。你知道25英尺高有多大吗?

费曼:不知道,有多大?

费曼爸爸:意味着,如果暴龙站在我们家的前院,它足以把头伸进二楼卧室的窗户。

费曼:哇!一颗赛艇!

费曼爸爸:那你知道6英尺宽有多大吗?

费曼:比我的飞碟还大吗?

费曼爸爸:比我们家的窗玻璃还宽,如果它硬把脑袋塞进来,窗框都会挤破。

费曼:那暴龙会把动物园挤爆!

费曼爸爸:你不会在动物园见到暴龙了,因为它在6500万年前就消失了,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费曼:什么?快告诉我!

一来一回总共5次,费曼爸爸成功吊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发问精神和想像力,每一次对话都层层深入,引导费曼走向更深的知识探究层面。

费曼只是一个代表。在每一个上层家庭里,对话往返次数的多少,都是他们筑起教育阶层壁垒的秘密,也是拉开其他阶层孩子的利器。

那么,劳工家庭是怎样和孩子对话的呢?

孩子:妈妈,快看这只小鸟真美丽。

妈妈:(从手机上抬起头,漫不经心的看一眼):嗯,真美丽。

孩子:妈妈,这只小鸟叫什么名字?

妈妈:叫杜鹃。

孩子:妈妈,杜鹃的家在哪里啊?

妈妈:你有完没完?我已经够累的了,你能不能让我休息一会?

孩子:……(识趣的闭嘴)

每一次对话,基本以孩子好奇的发问开始,父母的草草应付结束。每次对话,一个回合就结束了。就这样,孩子的发问精神就死在萌芽里了。

所以,你清楚应该怎么做了?

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多多发问,最好对话大战三百回合、他心满意足地知晓了世界的奥秘,你才算尽到了父母之责任。

[2] 富人的孩子注重启发性,穷人的孩子偏重执行性

后天不少妈妈,总是在问:如何让孩子听话?如何让孩子养得省心?

我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先来讲一个事儿。

那是2013年,我在美国洛杉矶市待产。我开车技术特别烂,毛豆爸不敢让我自己开车。在美国,没车就是没腿,我哪都不能去,只能每天大着肚子去山脚下的社区图书馆溜跶,看看绘本,看看孩子们。时间长了,也认识了不少孩子。

我所住的walnut区非常富有,旁边的west covina区却比较贫穷,房价能差好几倍。Walnut有一个社区图书馆,west covina的孩子也会来这里看书。房东对我说:从对话方式能看出孩子出身家庭的贫富,我还不信。那天却听到这样的对话。

一个小男孩问:Who created us?(谁创造了我们?)

另外一个从west covina来的小孩说:God created us.(是上帝创造了我们)

另外一个小女孩却立刻反问:Who created God,then?(那么,是谁创造了上帝呢?)

我很是吃惊,这幺小的女孩子,看着不过三四岁,却已经有勇气质疑现成答案,并提出反问了。回去后问房东,房东豪爽的哈哈大笑,说:“这个区的孩子们,从家教到幼儿园都是这样,从小就教独立思考能力,一个个儿的都能问着呢,不把父母问的底儿掉,是不罢休的。”

我又查了一些美国社会学的资料,得出结论,简而言之:富裕阶层与知识阶层,鼓励提问、质疑和反思,而劳工阶层,希望孩子接受现成答案,也希望他们听话,因为这样管起来省心。

要知道,如果孩子不加质疑听你的话,将来就会乖乖的听别人的话,因为最宝贵的质疑精神没有培养起来。所以,我把结论再说的直白些:

富人鼓励孩子挑战现行权威,而穷人更鼓励孩子执行。

所以,富人创造就业机会,而穷人给别人打工。

很震惊?我再讲一个例子。

毛豆爸的工作和科技投资有关,他时而去硅谷出差,他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同事,包括很多以色列人。犹太人的教育是非常牛的,但是以色列孩子一开始让毛豆爸印象非常差:那些孩子在外面完全没有规矩可言,大声喧哗,经常奔跑喊叫。

但是后来他同事说了个事儿,让他知道人家的教育牛在什么地方了。

简而言之:以色列奉行的是一种“Havruta”的教育方式,这个词儿是“同伴”的意思,原义是给孩子用希伯来语讲经用的,含义就是:多辩论、多质疑、找出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

那个以色列同事有两个儿子,老大八岁,老二两岁,睡同一个房间。父母对老大说:“希望你能早点睡,不要看书到很晚,不然会影响弟弟睡觉,这样你们都睡不好。”

和父母争论了几个回合以后,八岁的老大想了想,说:“我和弟弟不一样,我不需要那么多的睡眠。我有一个主意,每晚我先陪弟弟睡,等他睡着了,我再去你们的房间看半小时书,十点半再回自己房间睡。这样大家都满意。”

他的父母非常自豪的把这个例子讲给我们听,我简直是跪服着听完了这个故事。等毛豆8岁的时候,有这个孩子一半的解决问题能力就不错了。在毛豆每次提出“我有一个主意”时,我都以自己忙碌为借口,没有支持过他的质疑,甚至都没有专心听过。我和毛豆爸已经算是比较开明的父母,但是仍然被这么优秀的教育理念啪啪打脸。

以色列是弹丸之地,但是人均GDP与英国相当。以色列是个非常苦的国家,但是人才辈出:Facebook创办人扎克伯格、爱因斯坦、卡夫卡。这一定和他们鼓励发问、质疑,以及父母和孩子的对话方式有关。

那位以色列同事对我们这对中国父母说:中国爸爸回家就玩手机,而犹太爸爸回家就跟孩子聊天。以色列小孩,最先质疑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常会与父母争辩父母的决议,找出父母思考或逻辑上的错误,并且提出他们认定最好的处理方式。

[3] 你究竟在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孩子对话

后来我们飞回中国的那一天,去机场的路上,在美国沿路郊区旁看见这样一句话:

“一百年以后的今天,你现在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赚多少钱,都变得无关紧要。而有关紧要的,是你如何养育孩子。”

当时觉得很震动。几年后,经历了更多的事,这句话在我脑中更清晰了,我想这样说也没错:

“十八年以后孩子长大,那些育儿细节都变得无关紧要,而有关紧要的是,你究竟在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孩子对话!”

因为,这也许真的暗示了你的孩子以后会有怎样的人格和成绩吧。

要记住,越富有的家庭,与孩子对话的往返次数越多!越富有家庭,越鼓励孩子发问!

責任编辑: wendy 来源:益智学堂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