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人为何宁愿独居终老?(组图)
香港人口持续老化,对安老需求增加。不过有香港老人表示,自己宁愿独居终老。(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8年7月4日讯】(看中国记者钟灵综合报导)香港65岁以上长者人口约116万,人口持续老化,对安老需求增加。不过有香港老人表示,自己宁愿独居终老,也不想入住私营的安老院舍。
安老配套不足 独居老人创新高
香港安老配套长期存在不足问题,根据统计数字,香港去年有6259名长者在轮候期间离世,人数创过去5年新高。至今年5月,仍有3.8万名长者正在轮候政府资助宿位,其中政府津贴补助及合约院舍平均轮候时间长达37个月。2016年的中期人口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有长者的家庭住户数目为约26万户,其中近60%是独居长者,独居长者数字在10年间上升到约15户,上升率高达54.3%。这些长者缺乏亲人照顾,独居往往有一定的危险,尤其在遇到紧急需要医疗的情况时。
很多人会问,等不到公家的宿位,为何不去私营的安老院舍?
事实上,香港的私营安老院舍缺乏监管、问题频生,除了居住环境恶劣外,过去也多次传出虐待老人的事件。香港的老人间经常流传一句话,就是“宁愿独居终老,也千万不要去私营安老院,去了就凄凉。”
香港私营安老院一角,老人睡在只有矮木板围住的狭小空间。(图片来源:社署资讯网)
院舍券被批将安老责任市场化
港府多年来推行的协助安老政策,包括房署长者屋、公营及资助安老院等,但因为人口持续老化,需求增加,政府近年开始推行长者院舍住宿照顾服务券计划,目标对象为在中央轮候册中,身体机能被评为“中度缺损”的长者,而香港所有甲一级标准的安老院舍,皆可申请成为认可服务机构。
有关政策推出后,就被批评是将安老的责任市场化、商品化,长者未必能够真正受惠。港府原定2015年9月推行院舍券试验计划,但随即发生大埔剑桥护老院涉嫌虐老事件,令人质疑私营安老院的服务素质以及港府监管能力。其后2016年3月,该计划再度实施,不过9月将计划范围扩大至所有甲一级安老院后,监管系统再度失守,有安老院被揭露在立法会选举期间,疑向长者派“掌心雷”为建制派造票。
有正在轮候政府资助宿位的老人表示,自己行动不便、“周身病痛”,需要使用氧气机,“政府寄了几次信来让我申请院舍券,我都不要”,坦言对私营院舍没有信心,“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假象”。
私营安老院素质参差,曾多次传出虐老事件,令老人没有信心入住。(图片来源:社署资讯网)
有被定罪院舍易名后再经营
《苹果日报》近日发现,有甲一级标准的私营安老院舍,在2016年因提供虚假资料被定罪,其后易名继续经营,并继续参加港府的院舍券计划,幕后的高层及老板仍是同一批人。该院舍一个宿位本来收费为1.4万港元一个月,长者持港府发行的1.2万港元院舍券入住,却须额外支付5800元,变相加价超过30%。
安老事务委员会委讬港大进行的研究指出,港府推行院舍券采用“能者多付”原则,共分8级,完全依赖综合援助的长者,则可获批全额面值约1.2万元。研究批评,院舍券将令安老服务市场化,导致服务价格上升,令基层的长者更难以有容身之所;立法会议员张超雄亦批评,目前法例存在漏洞,认为港府应该尽快修例,拒绝容许公司作为安老院持牌人。
香港某安老院的活动空间。(图片来源:社署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