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意会:美元荒的背后掩盖了什么?(图)
【看中国2018年6月2日讯】美元步入强势轨道之后几乎没有犹豫,就一路上涨至今。3个月的美元Libor利率(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 ,即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与OIS利率(Overnight Indexed Swaps,是一种将隔夜利率交换成为若干固定利率的利率掉期)的利差持续扩大,而且还将进一步扩大。
这说明,市场中的美元资金紧张状况在加剧,美元荒状况正在蔓延、扩大。
美元荒往往对应着金融危机。但就近的而言,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时和2011年爆发欧债危机时,都伴随着较为严重的美元荒——我们既可以说是危机强化了美元荒,也可以说,美元荒强化了危机,因为两者是互为因果互相推进的。
而这一次美元荒的严重程度,要远远大于欧债危机爆发的时候,因为截至目前,3个月的美元Libor利率与OIS利率的利差就不仅超过了欧债危机爆发之初的时候,甚至也已经超过了欧债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而且,目前还在呈现出明显的继续扩大的态势。
2007年的美元荒,与次贷危机相伴随,所以,美国比任何国家都有紧迫感来解决这一问题。事实上,美国也很快就通过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宽松)解决了这一难题,为市场带来了充足的美元供应。
如果对照过去就会发现,这次美元荒与前几次美元荒,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这次美元荒是伴随着美国的稳健复苏而来的。
这次的美元荒,与前几次美元荒有着巨大的不同。(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在那次次贷危机之后,美国推行一系列拯救实体经济的措施,实体经济的复苏促进资本市场的复苏,之后又带动民众收入的上升。
如果将美国的政策与其他一些大的经济体进行对比,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他一些大的经济体(比如巴西)首先是拯救房地产,迅速终结房地产的下跌,促使虚拟经济的复苏。
所以,这些经济体的房地产复苏很快。以巴西为例,在推出大规模救市计划以后,巴西2009年的房地产就恢复了上涨,而美国的房价则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一路跌到2011年。一直到2011年一季度,美国还有总共68.1153万幢住房收到了违约、拍卖或已被银行收回的通知。美国房价从2011年底开始,才逐步止跌,并慢慢回升。
那么,这里面有区别吗?这里面的区别之大,简直可以说是影响了国运的重大区别。从2007年到2011年,美国房价下跌,美国推出的一系列拯救措施,给实体经济带来了许多机会,大量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复苏。
而巴西则相反,大批本应输入到实体经济中的资金,在楼市赚钱效应迅速恢复的情况下,大量进入到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釜底抽薪。从2007年到2011年,这宝贵的几年里,美国恢复了实体经济,美国后来能在全球各大经济体率先加息,也得益于此,因为它更有底气。
而其他一些经济体如巴西等则从2012年步入下行轨道。为什么?实体经济不行了!实体经济基础脆弱的情况下,楼市繁荣营造出来的复苏是缺乏力量、缺乏可持续性的,楼市持续火爆的唯一好处,就是让寄生于楼市中的各种寄生虫吸血鬼有充足的鲜血喝,更容易营造出红光满面的繁荣景象。
在这种“人渣与恶棍共舞、流氓与无赖齐飞”的市场,民众的财富不断被转移,购买力不断下降而楼市泡沫膨胀出来的塑料花则日益生机勃勃绚丽多彩。
在实体经济复苏以后,美国开始变得更有底气,所以,川普(特朗普)政府才敢推出令许多国家瞠目结舌的减税政策,直接把大企业所得税率从35%大幅下调至21%,而企业海外回流利润的所得税率也从35%下降至8-15.5%。
这将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而机会的增加,又会促使海外资金飞速回流美国,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美国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也会对其他经济体产生釜底抽薪的效应,造成美元荒。
相比之下,那些实体经济脆弱的经济体,不仅无法推出大规模的减税政策,还必须继续依托房地产,因为在实体经济衰弱的情况下,税源减少,房地产成为了财政的主导力量,而房地产的持续火爆,又促使资金更多地摆脱实体经济而流向虚拟经济。
财政只能更加依赖虚拟经济,这是巴西经济面临的真正棘手难题。而这种难题是很难化解的。因为,实体经济需要宽松,而虚拟经济需要去杠杆。这是冰火两重天,你到底是去灭火还是去化解冷冰?你宽松,资金流向虚拟经济;你去杠杆,首先伤及实体经济。
无论宽松还是去杠杆,都在伤害实体经济,这是当下巴西银行所面临的真实困境,而这种困境许多人至今没有看懂,更遑论正确的解决之道。
这次美元荒爆发后,许多人把它看作是其他货币乘虚而入的机会。如果说乘虚而入,最有资本的,莫过于第二大货币欧元,而欧元当下的处境大家都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
这次美元荒,将引爆全球性的大危机,这场大危机的严重程度将远远超过次贷危机、欧债危机。这场危机比拼的,还是各大经济体的健康程度、经济基础的牢固程度、民众的富裕程度。
同时对比这几条,或许也更容易看清各大经济体各自所处的位置以及正在迎来的命运。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