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捐:如果机制规范透明,这个谣能造起来吗?(图)


小凤雅的家人被传诈捐(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8年5月28日讯】河南太康三岁女童小凤雅患病去世之后,被曝出家人“诈捐”15万元,事后证实家属募捐数额为38000多元,而且已将剩余的款项捐给公益机构。认为受到冤枉的小凤雅妈妈表示,将起诉造谣者,追究其法律责任。“我从未说过善款15万、挪用,但我确有不当。”5月27日早上,作家陈岚在微博上发表回应,表示向小凤雅及网友道歉。(法晚快讯5月27日)

显然,这位作家在引用“事实”时并没有过硬的依据,其结果导致了公众的误判。而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公众的情绪化表达更使这件所谓的“诈捐”之事深度发酵,最终使每个跟贴者也都成了情绪氛围的制造者,而对于王凤雅一家来说,当然也成了众矢之的,其内心受到的伤害不言而喻,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作家以不恰当的方式,点燃了一把不应着起来的火。

但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就完全在于这位作家的那篇文章吗?显然还不是,因为公众情绪的点燃,更是因为心里的那种未知状态。作为社会爱心人士来说,他们在天南海北捐出了自己的钱,是为了救命于那个三岁女童,这是一种个人慈善的表达。但在爱心人士心目中,这种慈善的举动之后,也需要接收到确切的反馈,其中既包括善款的使用过程,也包括救助的最终结果。而这样的心理要求,对于所有社会爱心人士来说,既是必要的,也是恰当的。

因为爱心人士的慈善,需要得到良好的预期结果,而这样的结果,本身就是一种以善待善的基本性对等尊重,并且,这样的尊重,还是一种对爱心人士心灵的再度滋养,这本身更是对广普社会爱心的一种肯定和维护。而在这样的社会互动氛围中,爱心人士才会来越多,同时,人们也会越来越信任民间的慈善机制。

然而,从社会上出现过的诸次所谓的“诈捐”事件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透明的公示机制。尽管他们捐款后,期望并需要知晓过程与结果,但在目前情况下,那显然是一种无奈的期望。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们就能忘却自己的期望,在适当的时候,那种心理层面的期望与需要还会还会以质疑的形式迸发出来。而这次作家陈岚的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点燃公众的情绪,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公众在未知状态下产生的那种必然的担心和质疑。

而从这事上来看,对于民间慈善来说,显然还缺乏规范的透明公示机制,因为没有这种机制,所以公众才会产生质疑,甚至产生情绪化的解读。因此,民间慈善是件好事,而且它需要走的路也还很长,但要把好事做得更加完美,还需要规范化透明机制的护航,这需要相关部门的顶层设计,有了规范化的透明机制,社会爱心才会走的更稳,更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力量时评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