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Pixabay)
【看中国2018年3月23日讯】一篇在个人脸书上发表的影片贴文,在短短一周之内,累积了近亿次的浏览数、80余万个表情符号、186万次的分享,以及30多万则留言。
按照影片中的资讯与对话,你可以看到一位女警正在劝离一名坐在麦当劳内用餐的流浪汉(Homeless)。而带此位街友进麦当劳的男子,为此感到愤怒而开始大声抗议,随后两人都在麦当劳经理的要求下,被女警请离餐厅。
这是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一个对于台湾人来说可能不算熟悉的地方,发生的真实事件。
脸书视频截图
一则影片,扳倒连锁餐饮巨人?
看完影片之后,你会怎么评断这件事?
30多万则留言中,排山倒海的都是批判女警与麦当劳歧视弱势,少部分责怪拍影片的男子Yossi制造混乱、想出名等等,或是讲述自己曾如何被流浪汉骚扰的经验,剩下的,当然还有各地粉专藉着影片的超高人气,打打商业广告。
麦当劳的google、yelp以及tripadvisior等等页面,则被愤怒的民众们以一星评价“洗版”。
对于一个没头没尾、并且引发高度情绪反应的影片,除非你是“爆料公社”中活跃的一员,或只是想要有个公开的场所、说说自己也不确定是否正确的意见舒压,否则个人认为,要对这整起事件,说出完全公正不偏颇的评论,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我读了数篇美国不同媒体的报导、所在地市长的新闻稿,以及之后Yossi受采访的影片,先整理出以下的(部分不确定)事实:
流浪汉在麦当劳停车场乞讨——麦当劳报警赶人——Yossi遇到流浪汉,并请他一同进麦当劳用餐——麦当劳柜台表示不会给流浪汉餐点,但在Yossi表示他会为流浪汉付费后,两人都买到了内用的餐点——警察抵达——麦当劳告诉警察正在用餐的就是那位流浪汉——(警察告诉流浪汉在用完餐后必须离开、且不可以再进入此私人土地——Yossi咒骂麦当劳——麦当劳店长要求警察一并驱离Yossi)——Yossi把流浪汉带上车到别处吃饭。
括号内的,是单凭影片即可确定的事实,括号外则是根据各方的声明,充满了许多无从确定真伪的陈述:怎么确定流浪汉有乞讨?或乞讨的是否另有其人?又或者麦当劳在何时报警?甚至关于警察是要求流浪汉马上离开;或是用餐完毕后再离开,也因影片中无法听得很清楚该段对话,而100%的确定。
不过,很显然地,影片一出,麦当劳和美国警方在短短时间之内,在网络上已遭到全球性的批判与声讨。
另一面的说法:
不歧视弱势,是很“政治正确”的,但在这事件中,具体来说犯错的人是谁,又或者,有任何一个人犯错吗?
我们先来听听“另一面的说法”:我认识一位在美国加州的现任警员,据此事件请教过他后,得到许多资讯:1.在美国,每个商家都拥有拒绝服务任何人的权利(相对的,每位顾客如因此感到权利受损,亦可提出告诉)2.加州的卫生署细则里,规定禁止民众购买食物给流浪者3.加州多数流浪者,每月可领取近2,000美元的扶助金,早中晚各地都有教会派发免费食物,多数收容所也都有空的床位以及电视给流浪者使用。
他表示,加州地区有许多不愿接受收容,仍然流浪街头的人,多是因为染有毒瘾不愿面对收容所附带强制戒毒的条件,剩下的,则是精神问题或个人选择等等,不愿利用公家资源,试图进入主流社会——但要注意的是,这是加州的资料,与南卡罗莱纳州的情况或许有所出入。
至于其中女警的执法行为,最为人诟病的部分,是她声称:"I am the law!"(我就是法律)时。
针对这一点,加州警察也解释,基于美国警察所受的训练,在柔性劝导无效,对方已开始提高声量、录影或影响到旁人时,一位专业的警员会转变语气,使用命令式、威胁性的字眼,甚至置入脏字也无妨,比如"Listen!I don't have any fxxking time to play any fxxking games."或是"AYE,YOU NEED TO CALM THE FXXK DOWN RIGHT NOW!"这被称为“策略性用语”(tactical language),是不会被视为执法过当的。
警察告诉流浪汉在用完餐后必须离开、且不可以再进入此私人土地。图/Facebook 影片截图
但流浪者、街友们,就等于“理应受到排斥”吗?
然而,足够的收容资源,可以作为驱赶、或是禁止人们帮助流浪者的正当前提吗?
在台湾,曾在傍晚经过台北车站的人,对周围的帐篷应该不陌生,也许在部分不熟悉议题的大众眼里,街友等同于“游民、乞丐、脏乱、治安差的原因......”等等,但根据相关团体的资料,多数游民其实都是有工作收入的——他们不乞讨偷窃,甚至在讨论规划给安身在台北车站附近的街友置物空间时,许多街友是愿意付费的——因为白天在他们离开栖身所去工作时,家当常会被当作废弃物清理掉。
现代人的一生,其实是很脆弱的:也许一次车祸的赔偿金、家人或自己的一场重病医疗费、生意周转失利或遇到重大打击而决定“自我放逐”等......这些街友背后的故事,听起来都不陌生吧?或许不接受收容与帮助,不想合流进入主流社会,也可以是个合法、且值得至少享有基本尊严的生存方式。
在长椅上做“分隔扶手”,不会给予流浪者“不需要睡眠”的超能力;流浪者“不溶于水”,向他们泼水也不会使他们消失——找到流浪者与主流社会的平衡点,是相关团体努力在推广的面向。
本次事件中,当地市长和拍片者值得借镜的事后态度
回到南卡罗莱纳州,这则事件非常值得借镜的地方,是Yossi事后接受的公开访谈,以及当地市长的回应:Yossi在访谈中,其实有相当多的机会,顺着主持人引导的脉络,以及大众的怒火,攻击这名执勤女警——但他不但没有如此,反而称赞她的礼貌、专业以及友善,且表示如果他惹了麻烦,必须当场面对执勤的警察,这个女警正是他会想遇到的那种警察。
在结尾时,Yossi也回应了批评他“只是在炫耀”的人们,他说:“如果你觉得我在炫耀,那我们何不一起‘炫耀’呢?如果每个人都一起帮助弱势、一起‘炫耀’,我们将会有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至于市长的公开回应,她表示对于一个企业主想保护自己的员工以及顾客,和一个警察专业的执行勤务,却引起如此过火的仇恨与躁动感到遗憾,但接着话锋一转,说到:“重点是,我们能为在地的流浪者,做些什么?”
让我们想想,台湾无数的“艺人间冲突”以及从爆料公社里发源的“社会事件”,在大多数的例子里,两方人马常在事发后,不断地透过各媒体、平台发言互相攻讦,如果牵扯到公家机关或企业,更常常顺着大众的怒吼,把当事人推出来“公审”。
但在这里,Yossi以及市长都没有再利用媒体去攻击任何一方,而是均以相对理性温和的方式,呼吁民众了解、关心流浪者的议题——我想,这大概是一个人在公众事件的落幕中,可以“安然退场”的最好方式吧!
麦当劳的处理失当,与“乡民的正义”
如果必须决定有哪一方表现得最没风度,我想大概是麦当劳吧?
事后的新闻中,显出麦当劳方告诉媒体那名流浪者不是第一次在店里“惹上麻烦”——但这只不过是为了“自清”,却提供了更多无法被具体证明的陈述以及争端。
甚至,有所谓的“第三人”调查了Yossi的身家后,公开他的前科纪录——这样的“肉搜”举动,其实就与台湾在许多公众事件发生时,争议双方的吵闹与仇恨,“等级”相当了。
不久前,有一位youtuber拿汉堡王以及麦当劳做“实验”——在得来速购买冰淇淋,取餐后当着员工的面砸在自己脸上。这样的举动其实只有弄脏自己的车,且非常迅速,就算后头有排队的车辆也不至于有所耽误,在汉堡王第三次这么做时,员工被惹得大笑,但在麦当劳,收了钱之后到取餐的窗口,员工却告诉他如果想要他的蛋卷冰淇淋,必须去停车后到内用柜台拿。
这影片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正反双方论战,当然,美国法律赋予商家(麦当劳)拒绝服务任何人的权利,但如果“禁反言原则”以及“权利滥用禁止”在这里有适用空间的话,对于收费后拒绝给予完整的对价服务,我认为有一定的机率,麦当劳在这两起事件中的处理方式,都是值得检讨的。
最后想说的是,一件受瞩目的事件背后,有太多的议题,以及各方的权利义务交错,而这事件除了上述非常浅层的探讨,还有更多在评断前需要了解的层面——
然而,在如今的30多万则留言中,有多少是经过查证,以及与不同生活背景的人讨论过后才发表的呢?
现在对于这起事件,看过以上简略的警察执勤规则、法律以及流浪者议题,是不是可能改变了你本来的看法?
虽然以此事件看来,网络上不经思考的仇恨以及咒骂言论,并不只在台湾特别严重,但在这个世界渐渐习惯网络发言的方便性时,似乎还未广泛意识到网络上的言论,比起你到热闹的街上大喊有更多人听到,也更容易留下永久的纪录。
因此实际上,我们在网络上的发言,其实应该要比与人面对面交谈时更为谨慎,时时记得“虚拟”萤幕的对面,其实也是一个“真实的人”,同样与我们一样,希望得到基本的尊重的人。
对于在言论平台上如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我正努力学习中。也希望这是每个网络使用者,都能一起努力学习的事。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