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传说中的鄙视链,我中枪了(图)


大陆中产的鄙视链越来越多了(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3月9日讯】有个学生给我留言,说他在大学里很用功,却遭到一些室友和同学的鄙视,内心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大学里也会有鄙视用功学生的现象呢?

原以为是个小问题,不过是不用功或成绩不好学生的心里不平衡罢了,但细想起来又觉得没这么简单,这该是鄙视链的一种吧,不信你看,学霸鄙视学渣,天赋聪颖的鄙视埋头死用功的,博士鄙视硕士,硕士鄙视本科,清北鄙视其他985,一本鄙视二本,本科鄙视专科,等等。

中国人爱攀比,欣赏的恰恰又是丛林文化,自己想要的要自己争取,自己没有的活该被人看不起,因此便滋生了一个又一个严密的鄙视链。譬如体制内的鄙视体制外的,北上深广鄙视省会的,城市鄙视乡下,本地人鄙视外地人,有户口的鄙视没户口的,结婚的鄙视没结婚的,生了娃的鄙视没娃的,娃成绩好的鄙视成绩不好的,富人鄙视中产,中产鄙视穷人,穷人鄙视残疾人。而作为底层的残疾人似乎没人顾得到,或者根本不想顾,以致我两年前回国的时候发现,不少基本保障设施就是摆设,很多公共场所的残疾人使用电梯都不工作,卫生间没有配套,无障碍通道只有拿外国护照通过的地方才开通使用,上海还好一些,二线城市要糟得多,再往外围的话就更不要提了。

去年我曾听说过一个很搞笑的事情,中产中间又诞生出了一条非常奇葩的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的孩子同读。郑某带着5岁的女儿在国贸玩耍,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凑到女儿面前说:“我叫Lucy,你叫什么?”女儿回答:“我叫Eva。”于是两个人开始玩耍。这时,旁边另一个男孩子也想要加入,但是得知对方没有英文名字后,Lucy拉着郑某的女儿跑开了。在一旁目睹了全程的郑某略感尴尬,却又夹杂着一丝窃喜和满足,她给女儿报的英语补习班,每学期的学费约2.5万元,这是和Lucy交朋友的代价。原来英文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基本技能,而是成为孩子之间区分阶层的一大标准,用有没有英文名字区分谁能成为自己的朋友,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可能是无心的,但是儿童的每一个举动必然是其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即使是一个最与世无争的人,在这样奇葩的阶层划分面前,也会忍不住有意识无意识地与周围比较的。

可悲的是,国人在窝里鄙视来鄙视去还不够,还把这种攀比的情况带到了海外来。譬如留学圈就有一条条莫名其妙的鄙视链,去北美的鄙视去英国的,去英国的鄙视去澳洲的,去澳洲的鄙视东南亚的,去东南亚的鄙视去港澳的。就算都是在美国的吧,还有读硕士博士的鄙视读本科的,名校的鄙视一般学校的,老移民鄙视新上岸的(Freshoff Boat,简称FOB),入籍的鄙视拿绿卡的,有身份的鄙视没身份的,合法的鄙视非法的,大城市的鄙视“大农村”的,住豪宅的鄙视住小房子的,如此等等。

于是在种种比较之下,每个人都带着与生俱来的偏见,每个人都在给自己添加优越感,结果却是前一秒刚发现一个让自己找到优越感的人,后一秒又忽然跌落在另外一个人的白眼里,在我们鄙视一些人的同时又被另一些人鄙视,这就是我们几千年挥之不去的劣根性。究其原因,看看我们的文化、尤其是学校文化你就能猜出个大概,没有鼓励和引导学生们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而是塑造一种对抗性的、歧视性的、敌意的情感模式,老师热衷于各种分数排名,把学生划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从小就挑动学生之间的敌意、对抗甚至告密,孩子长大以后各种鄙视当然会看成自然。

但是当鄙视会变得公然、无畏、无所顾忌,似乎不鄙视就无法证明自己的优秀、高端和成功时,谁又能逃脱不被鄙视的怪圈呢。于是你鄙视我,我鄙视他,鄙视食物链将消弭的等级制度再次建构,说自己不中枪,这可能吗?譬如我最近就被鄙视了一回,一个读者留言说她鄙视我,因为在美国这么多年了居然还在写中文,你看我是没逃掉,那么你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心路独舞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