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8年3月1日讯】自从19世纪以来,按经济危机发生的次数来计算,美国应该是最多的,每隔10年左右就有一次经济危机,简直就像请客吃饭那么频繁,可美国却从不断的经济危机中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相反,世界其它国家,没有美国如此多的经济危机,至少到今天来看,结果却并不理想,为什么哪?
任正非说过一句话,美国会经久不衰。对于这句话,既赞成也不赞成。当一个国家总将自己置于危机之中时,整个社会就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政策、个人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纠正以往的错误,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至少不会让国家和个人偏离正确的轨道过远,从这个含义来说,就会经久不衰。历史上,曾经出现葡萄牙帝国、西班牙帝国、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大英帝国,都在辉煌之后衰落了,长期的繁荣就会让社会不思进取,失去自我纠错的能力和动力,这是衰落的根源,美国毫无疑问吸取的就是它们的教训。但从另外一个含义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波浪形的,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取决于哲学、天文、地理等一系列更宏观的因素,即便是一代帝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遭遇挫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也曾经遭到苏联的打压。实事求是地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国面临的挫折!未来的美国还会遭遇更多的挫折。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长期的繁荣,让社会失去主动进步的动力和纠错的能力,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这个原理用在经济学上一样是正确的,世界上发生过很多经济危机,在这些经济危机中,很多富豪和中产成为赤贫,主要是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纠错能力,沉浸在以往的成功、繁荣之中不可自拔。最典型的是,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一些百万富翁(和现在亿万富翁的量级近似),最终不得不将自己的豪车以100美元卖掉。
而那些成功的富豪,总会合理地管理自己的风险敞口,无论任何时候都专注于经营过程,以时间置换空间获得成功。过去曾经看过一份报表,李嘉诚旗下某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约7%,在房地产繁荣时期,这样的负债率估计会让很多人耻笑,耻笑李嘉诚不懂得杠杆的运用甚至很愚笨。以李嘉诚的资源(包括金融资源)获取能力,如果要加杠杆,简直轻而易举,甚至很多银行会主动将贷款送上们来,但能够抵制住加杠杆的诱惑,特别是在经营顺风顺水的情况下抵制住这种诱惑(一旦成功意味着继续暴富,甚至可以实现世界第一),这是一种修为。也所以,李嘉诚今年已经89岁,经营过程一直稳定,与老王们慌慌张张去杠杆截然不同,这本质是道行的差别。
将重心放在经营过程,塑造自身的经营优势,而不是肆意加杠杆博弈,这是明显的差别。经营个人和经营企业有什么差别哪?
成功规避风险,是一种境界!(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回归财经,看一组核心数据。
2015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同比增长14.3%,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1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35.70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无论贷款还是存款同比增速,都是上升的态势,这也反映改开以来中国银行业持续扩张的过程。银行的扩张是“表”,本质是经济整体处于扩张的过程,经济扩张过程中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也有能力进行扩张(加杠杆)。
2016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1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5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比上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
2017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0.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1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9%,比上年同期低2个百分点。
我们经常说,债务增长到一定程度会损害经济增长,让企业失去扩张能力,而企业失去扩张能力之后会怎么样?损害财政收入增长,损害劳动者的收入增长,也损害企业的现金流,这就让银行业的存款增速下滑,上面的数据就是具体反应,此其一;其二,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并经过持续加杠杆(加债务)之后,存款增速下降,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就面临威胁(债务上升、存款下降)。2016年居民部门新增贷款6.34万亿,首度超过其5.17万亿的新增存款,到2017年居民部门新增贷款7.14万亿,大幅超过其4.6万亿的新增存款。
从居民贷款增长持续两年超过存款增长可以看到,十几亿人都在红着眼睛加杠杆,希望博取资产价格的收益(当然主要是房地产),都在被贪欲所左右。但我们知道,银行资产的增长(贷款增长)能力最终还是取决于存款增长,当存款增速下降的时候,银行就必须收缩资产端,贷款增长受到制约。当贷款资源减少的时候,银行这个“嫌贫爱富”的家伙所采取的对策自然是价高者得,这是最近一年多银行房贷利率不断上升的根源所在。
可一旦银行开启资产端的收缩,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低效率企业和个人走向破产,银行资产质量恶化,逐渐丧失流动性,贷款利率继续上升,并面临信用危机(流动性缺失甚至导致挤兑)。
存款增速的下降,是经济内在因素的集中反映(核心是债务问题),只要不经历大规模的杠杆断裂,就无法避免地还会持续下去,造成银行被迫不断收缩资产端,最终让银行的贷款利率上升到杠杆大规模断裂的水平。所以,十几亿人红着眼睛加杠杆,最终望见的只能是利率不断上升。
本来,短期的阵痛还不那么可怕啊,可惜,一旦开始杠杆大规模断裂、银行面临快速陷入信用危机的时候,央妈就会给点水,进行“镇痛”的缓解,防止杠杆集中断裂(银行快速陷入信用危机);同时,又不能大规模放水,这会导致汇率不可收拾,最终就是将问题长期化。在这个问题长期化(利率长期走高)的过程中,中产土豪的杠杆逐渐断裂,再加上货币购买力下滑,“财富”伴随微风逐渐飘散。
杠杆猛烈地断裂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温水煮青蛙,在个人感觉还算良好的过程中,让中产和富豪消失于无形,这也算是中产和富豪们的一种“境界”吧。
这种情形下,只有那些安心经营自己、最大限度屏蔽欲望的人,才可能走到未来。
年轻的时候,经常看金庸的小说,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大概就是这个含义。
日本管理学大师稻盛和夫说,危机是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节日。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但这句话是真理。对于稻盛和夫和李嘉诚这种企业管理者(或个人)来说,总是将自己的风险敞口置于非常安全的水平,当各地“上亿、十几亿红着眼睛”的人杠杆断裂的时候,就是它们利用稳健的财务能力实现快速扩张的时候,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哪?在正常时期,通过运营建立自身的竞争力,而危机时期可以加速扩张,或许,这就是它们与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根本差别。
不去预测危机,但可以实现危机后的加速扩张,这就是道行。
以往,很多人说危机,但真正能从数据上预测危机的人,几乎没有,因为危机不仅是数据的问题,还是人文的问题,索罗斯、罗杰斯、新老债王们为什么也不能预测互联网泡沫破裂危机、次贷危机在哪个月或哪个季度爆发?今天谁敢说比他们更牛?估计还没有。但预测不到危机的准确爆发时间,不等于他们成不了赢家,他们可以在不同阶段控制不同的风险敞口,来保护自己并逐利市场,最终成为赢家。李嘉诚一生也渡过了无数的经济危机,要说他可以准确预测每次危机从何时开始爆发,有点扯。合理地控制风险敞口,让他可以在多次危机中安然无恙并实现加速扩张。
成功者的道路都是相通的,基础在于哲学能力和道行。也所以,索罗斯说过,读金融的人,多学习一点哲学和文学,是必要的。
让一个国家和国民,时刻牢记风险敞口的意义,应该就是频繁发生经济危机的美国,却逐渐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最根本意义,因为它可以让一个国家的所有人不断反思,不会沉迷在“繁荣”中无法自拔,永远具有纠错和进步的能力。
对中国的今天来说,长期的繁荣在国家和个人心中形成的思维惯性、惰性,才是未来最大的威胁,因为银行的存贷款增速这一根本的“风向”在改变。
希望每个国人都能建立自己的反思机制,这是进步的必由之路。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