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商业即将开启一场群雄逐鹿的精彩纷争。(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8年3月1日讯】正如巴菲特股东信中所说,当今是一个并购的大时代,因为全球低利率,钱太多,大家争抢好资产。
最近中国的商业世界也特别热闹,吉利一举收购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将近10%的股份,阿里巴巴耗资将近100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
联系到阿里在此前入股高鑫零售,大家对高鑫零售这个名字可能很陌生,但是如果说大润发卖场,人人都知道,它就是大润发这些超级大卖场背后真正的运营者,属于幕后高手。至此,阿里在新零售上的布局已经非常清晰。
中国零售商业,即将开启一场群雄逐鹿的精彩纷争,此刻,战鼓已经敲响!
首先,我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都在说新零售,新零售到底是什么?有人说,简单,不就是线上加线下嘛!可是线上加线下这个概念新在哪里?很多年以前不就有O2O了嘛(online to offline),新零售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一切压力也好,机遇也罢,都始于一个重要的假设:线上流量不再增长,互联网红利即将吃完。
截止到2016年,网络零售增速降到25%左右,历史性首次跌破30%;网购用户增速降到9%,几乎和GDP一样普通的水平。
人头是最重要的基础,大多数生意,你只能指望有更多的人来,而不能指望来的人多花钱,因为一个人的口袋,钱总是不够的。基于9%这个数字,传统的网购正在变得既不激情又不性感。
居安思危,穷则思变。这个行业做了一个伟大的商业实验,叫做O2O,既然线上流量即将枯竭,那咱们反其道行之,重新反攻线下,因为你还是会发现,城市商圈永远还是人头攒动,互联网永远也颠覆不了人们要去便利店要去逛商场这个行为习惯,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他一定要出门的。
可是这个实验的效果不甚理想。大力气搞的线下实体店,花费天价装修和租金,但人们来了之后,拿出来,试一下,拍个照,扫一扫,然后转身,他走了!他回家上网买了。于是,高价投资的线下实体店,沦为了一个昂贵的橱窗和展示柜。
再次穷则思变。有没有可能让线下的人来了不要走,不要只是扫一扫然后上网买呢?于是,这引导我们去思考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线上线下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
人们之所以扫码离开,是因为你做的这款商品高度标准化,尤其是书籍、电子产品。既然是个标品,那么符合逻辑的理性策略一定是上网买,因为便宜。
可是,试问你去逛宜家,你可以挑好了上网下单,但你突然饿了要在宜家餐厅吃饭,难道扫码上网下单?你走在路上突然渴了,你外卖叫瓶水?一定不会,你会走进最近的便利店,马上解决你的需求。这就是场景式消费,统统都是非标准化的,网购完全无法解决,这是线下的独特点。
线下这个场景,它最大的软肋在于,它能服务的消费者有限,天花板特别低。所以想要增长,两个办法:
第一,提高效率,餐饮行业喜欢讲一个指标叫翻台率。尤其你去观察星巴克,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它的店里好像一直挺挤的?不是它挺挤的,是它真的小,鼓励用户打包带走,这样可以提高它运营的周转率和坪效。
第二,线下门店必须把自己所有标准化的商品搬到线上,理论上可以服务无限的用户。而线下,只做非标品,只做体验,你上网买,对不起,这个真没有。
线上这个场景它只能做标品,所有非标都做不了,所以,他们俩本质上互为补充,相互依赖,不是竞争关系,而是水乳交融,这才是新零售真正的本质。
至此,高鑫零售为什么会被阿里入股,永辉超市为什么会被腾讯投资?百丽鞋业为什么会被高瓴资本私有化?因为他们都是深深扎根线下,而且卡位于线下核心位置——能够接触到最广大消费者的一线通关要道必经之路上,他们是实体经济末端真正的毛细血管。
有了这些毛细血管,你才能抵达真实的大众,接触才有满足人们个性化体验的机会,不接触,连机会都不会有。
可以断言,2018年,新零售的战场将会锣鼓喧天,几大巨头的正面竞争和对抗即将开启,如果你已经拥有了洞见,投资的机遇可能随时到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