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文表示,应强化央行统筹作用。(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2月1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2月11日,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文表示,中国金融乱象频发,应强化央行统筹作用而非简单协调。并且称“分业经营等同于金融安全”这个观念是错误的,疑似反击2月6日中国银监会官员声称要坚持分业经营的文章。
据《财新网》2月11日报道,中国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表示,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风险事件频发,凸显防控化解风险的紧迫性。但由于各方对风险症结认识不尽相同,开出的药方也各有差异。在当前金融乱象频发的环境下,应进一步强化央行的统筹作用而非简单的协调作用。
从徐忠的文章来看,中国央行似乎应该在金融监管的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中起到权力更大的统筹作用,这和此前官方表态不同。
2017年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该会议闭幕后,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7月17日主持召开央行扩大会议,其中提出,中国央行要“履行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加强金融监管协调”。
2017年11月8日,官方发布消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并且明确定调: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作为国务院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机构”。
当时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分析认为,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原以为会在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调整时进行,表明北京当局急需这个机构起到维护金融稳定、推动金融发展的作用。
报道说,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担负着金融监管和改革的沉重任务。现今金融局面越来越复杂,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必须赶快协调一行三会实现统一监管,并推动金融改革。
另外,不久前的2月6日,中国银监会官员撰文表示,中国金融行业完全实行综合经营条件尚不成熟,仍应分业经营。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文红发文认为,当前中国完全实行综合经营的条件还不成熟,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有必要保持分业经营这一基本框架。做出这一判断主要是考虑到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态在盈利模式、资金来源、风险承担、企业文化等方面具有区别和目标冲突,以及中国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健全、金融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因素。
李文红表示,总体上看,中国的金融业总体仍保持分业经营格局。实行适度分业经营制度,有利于实现风险隔离,防止局部风险交叉传染而放大为系统性风险。
在徐忠的文章中,疑似反击中国银监会。徐忠表示,从中国情况看,无论是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决定,以及十九大提出的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的双支柱调控框架,都集中体现了监管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央行统筹、完善体制、补齐短板、堵塞漏洞,而非回归分业老路。
徐忠称,“有观点认为,乱象的症结就在于混业经营,监管改革的方向,就应当对混业势头进行打压,甚至回到分业老路上去。”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经济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大,以至于官方多次提出防控金融风险。2016年以来,有一个词语在官媒报道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就是“防控金融风险”。在2017年,维护金融安全首次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高度。习近平当局更是反复提及“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徐忠的文章似乎也有向当局喊话的意味,他写道:近20年的实践表明,由于央行没有监管权,但事实上承担救助责任,权责不对等,难以有效应对监管宽容和道德风险,导致处置成本高昂,无法及时防范和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