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集中力量”经常办不好事?

【看中国2017年11月28日讯】据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类似的话还有“做远景规划并付诸实践,唯有中国”。我们不像美国之类走了邪路的国家,每隔几年就换一个党执政,然后忙着废除上一届通过的立法……

不过大家都知道,其实“集中力量”经常办坏事,比如大炼钢铁……至于“做远景规划并付诸实践”,我们曾经做过“跑步实现共产主义”的远景规划,并且付诸了实践……本文要探讨的就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

第一个问题当然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就要把大量资源集中到少数掌握公权力者手中,而这些人并不都是大公无私的,他们有可能会假公济私,利用资源为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利益集团谋利。

那是不是说,只要加强共产主义教育,或者有关部门加强监督,问题就能解决呢?并不是。

还有一个问题是:人都是无知的,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信息和知识。“远景规划”的制定者也是无知的,因此制定出来的计划经常脱离实际。虽然规划者可以通过官僚体制来了解情况,但是基于官僚体制的本性,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谁也不愿意做报告坏消息的信使。因此规划者听到的永远都是自己想听到的东西,得到的永远都是正反馈。一个系统中如果只有负反馈,可能会什么事都干不成,一切都会回到原点。但是系统中如果只有正反馈,又会变得极其不稳定,一切错误都得不到纠正,只能一条道跑到黑。例如,1958年8月4日,毛泽东在去徐水视察时问道:“你们全县31万人口,怎么吃得完那么多粮食!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又说:“多了,国家不要,谁也不要,农业社员们自己多吃嘛!一天吃五顿也行嘛!”据说前东德独裁者昂纳克在被民众推翻之前,一直以为民众是拥护自己的,因为自己的宣传机构一直是这样说的。

与之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知识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明天永远会有我们今天还不知道的新知识出现。试想,今天你刚刚制定了一个生产蜡烛的五年计划,明天爱迪生突然发明了电灯,你的全部计划都要作废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而如果你为了把自己的计划坚持到底而压制变化,那么这一体制也就会变得毫无竞争力可言。

规划者肯定希望把创新也纳入规划,可是创新就像赌博一样,事先谁也不知道哪个方向能够取得成功——如果事先知道了,那就不是创新,而是山寨了。如果“集中力量”,把所有的筹码都押在一处,很有可能会输个精光。而那些本来能够取得成功的项目却没有得到资源。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分散试错,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某项创新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是不可预测的,要为此制定规划,也是不可能的。

最后,其实“做远景规划并付诸实践”的国家和别的国家没多大区别,也是一换届就忙着废除前任的政策,所以才有那个著名的笑话:“我和总路线一起动摇。”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刘荻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