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双十一”是这样掏空人们口袋的
【看中国2017年11月14日讯】这两天双十一的买买买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看着每时每刻向上跳动的交易额,最高兴的就是阿里的高管们,截止到12日凌晨,天猫双十一的交易额,一天1682亿元,全网电商的交易额达到2539亿元,产生包裹13.8亿个,基本相当于每人一个。从商家来看,苏宁易购官方旗舰店排名第一,小米、荣耀、海尔、耐克分列2-5位。此外双十一期间,京东累积也刷出了1000亿的交易额。
年年双十一喊着剁手,但年年双十一销售如此火爆,而且从2013年的一天350亿,这才5年不到已经翻了将近5倍,而且是打着滚的往上翻。大家的越来越接受了这种网络造出来的购物节,原来是等着打折再买,现在是到了双十一,不买点什么,都好像对不起自己。
至于群众的购买力,好像从来都不是问题,我们一直说中国消费力不足,老百姓不爱买东西,但是全网一天2500亿,这数据估计美国人也干不出来吧,相当于13亿中国人每人买了2000块钱的东西,你拖后腿了吗?跟之前相比,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金融创新,网上的白条,网上信用卡,都可以给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贷款,这样更加刺激了消费者的热情,出手更是越来越大方。原来双十一过后只是钱包瘪了,现在不但钱包见底,恐怕还要负债。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热情,有传统的商业因素,更有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特征,主要利用大家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羊群效应,大家习惯于跟着人群走,越是人多的地方,我们越愿意去凑热闹。打折促销,什么时候都会吸引人群的关注,即使超市里送个鸡蛋,也会排起长龙。新华社提出,能不能踏踏实实的全场打五折,很多电视台做的节目也提到这个问题,说现在网购太烧脑,根本算不清楚到底优惠了多少,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们一个透明简单直接的折扣呢?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外行了,根本不懂互联网!
我们在网上也经常看到各种满减优惠,满100,满200,满1000,各有个的优惠幅度,商家通过这种手段不断测试着消费者的承受力和底线,你凑到100,就想着200优惠更大,凑到200还想要那种500的优惠,消费热情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被带动起来了。结果越卖越多。大家买的最后只是划算,而并非需要。经常看见一群大妈在聊天,说抢到某个东西,一下省了20块钱,笑逐颜开,都合不拢嘴。殊不知,这就是消费心理学,你在占小便宜的时候,买了一堆用处不大的东西。双十一的交易高峰过后,往往就意味着退换货的高峰。
所以知道了这些,就能回答能不能直接全场打折,答案是不能。如果每件都降价,就起不到相互关联的效果,他的目的不是给你打折,而是创造更高的交易额,所以这种满减优惠,什么买多少抵扣多少,才是流量的主要获取方式,时刻让你寻找凑单的对象,这样你在他的店铺内至少点击量和浏览时长会大幅提升,这就为更多销售创造可能。用商品A充当商品B的推广,用商品B,作为商品C的流量指引,流量大幅提升的同时,销售量也会进一步提升,由于网络电商的空间无限性,所以最后形成了长尾经济,一些没有得到头部推广资源的产品,也能在一个一个商品的关联下,得到很好的销售。所以我们看到了双十一的火爆。也看到了电商在经济活动中完胜实体店,现在都不仅仅是成本的问题,从商业角度来看,两者完全不在同一维度了。
那么有人要问了,我按照电商的那一套,在线下一样搞满减优惠,不就完了,哪有那么简单,这种流量相互关联的促销,前提条件就是空间的无限扩展,品类自由,以及用户购买行为指引,那么线下能做到吗?显然你的空间有限,你的品类也必然很少。所以相互关联的效果将十分有限,你一共就十几个品种,一眼就能看过去,而在线上这种相互关联,相互推荐只要想,甚至可以冲破店面限制向全网无限扩展。所以从品类的竞争来看,线下完败了。更何况从流量的反向角度来看,线上的流量跟线下的流量,差了不止10个数量级。所以这就是新时代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电商彻底改变了渠道,颠覆了原有的商业模式,这就是现实,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线下零售的生意都将越来越困难,你即使赔本卖,也未必卖的过电商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