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全球QE谁是赢家谁又是输家?
原标题:全球QE下,打工仔是输家

【看中国2017年11月6日讯】全世界总共有1,542名富翁的身家超过10亿美元的(billionaires),根据UBS/PwC的调查,这批人去年财富增加了接近两成,身价合计达到6万亿美元,相当于法国、英国和意大利GDP的总和。

QE的最大受惠者,就是这帮富人。自从八十年代资本市场大行其道、房地产价格直线上升以来,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迅速拉大,打工仔的收入增加远远落后于有股权、有房产的富有一群。这是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化的副作用之一。资产价格的恶性膨胀,最终带来了2008年金融危机。

为了制止金融危机的恶性蔓延,各国央行祭出了QE,用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稳定市场、稳定信心。危机迄今已近十载,无论从信心还是增长,经济早已步出了危机状态,但是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却成了常态。美、中、欧央行先后表示要收缩流动性,力度却极其温和。等下一轮经济下行开始时,政策对应恐怕还是印钞票。

央行们胆敢一直逗留在超宽松的货币环境,一个重要理由是未见通胀,不少国家甚至面临通缩压力。金融危机后,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弱化,资金滞留在金融市场炒作,实体经济受益有限,CPI通胀不兴其实不难理解。不过,金融资产通胀却早已出现,从估值水平看一些领域称其恶性通胀也不夸张。但是货币当局对资产价格的飙升视若无睹,执意要把消费物价拉起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金融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式的上涨,当然有代价。首先,刺激资金弃实业投资重市场炒作,美国公司热衷回购股票,中国企业大肆涉足房地产。其次,推高房价、租金成本,威胁民生,窒息创新企业。再者,将资产价格越推越高,为下一轮危机埋下祸端。传统上央行关注CPI,就是因为过高的物价会使得经济发展不可持续;资产价格飙升,也会带来同样的风险,决策者们却选择视而不见。

以美国遴选下一任联储主席的标准看,以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的最新言谈看,决策者并没有改弦更张的觉悟和勇气,短期内也许大家都要做做样子收收水,可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环境正常化遥遥无期,等增长进入下行周期,担大旗的逆周期政策估计还是QE。

在一个改革阙如、QE肆孽的大环境下,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会远远超过工资的上升,生活成本的上升也会超过工资的上升,电子商务的崛起更压缩了传统企业的加价空间,也就压缩了打工仔的涨工资空间。这个年代,如果打工仔手中没有一点资产,靠工资或存款过活,日子可能会越过越难。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陶冬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