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重要指数回落 专家建议赶紧避险(图)
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低于预期和前值。(图片来源:Fotolia)
【看中国2017年11月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10月3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为51.6,环比回落并低于预期和前值。有经济学家认为,这证伪经济新周期,表示可以买入国债。不过,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国债的避险属性并不强。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官方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预期52,前值52.4,10月份PMI创下三个月以来新低。其中生产和新订单指数按月分别下落1.3和1.9;10月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4.3,前值为55.4,比上个月下跌1.1。
从分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PMI为53.1,比上月回落0.7,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PMI为49.8和49.0,分别比上月下降1.3和0.4,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正在萎缩。
在中国官方数据发布后,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撰文表示,2017年以来,关于经济的分歧一直持续不断,6月份的经济“新周期归来”,到7、8月“新周期归来”被证伪。2017年以来,随着房地产投资与出口的高位回落,经济数据“前高后低”。
邓海清认为,新出口订单、新订单、生产、进口的大幅回落反映出经济需求的不足。原材料库存、成品库存、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的变化反映出企业对经济预期的不乐观,均能验证2017年四季度经济的高点可能逐渐出现。
邓海清特别提出,2017年4月以来的严监管+紧货币+去杠杆的政策组合,不仅没有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反而是加剧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上行。随着10月PMI再证伪经济新周期,国债的收益率在3.8%以上可以尽快买入。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债券价格是随着利率波动的,因此债券并不是没有风险。之所以称债券为避险资产,主要原因有两点:本身固定收益属性导致其风险相对较低,比较适合低风险投资者或避险投资者;债券价格波动和经济周期、其它大类资产呈现负相关,能够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不过,对于中国的债券,一些分析师有不同的看法。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覃汉、尹睿哲等人认为,历史上中国债市的“避险属性”并不算强。虽然从直观上看,避险情绪升级对债券类资产是明显的“利好”,但考虑到人民币本身仍是“风险货币”,全球风险偏好下行对中国国债的影响,其实要考虑资金避险和资金回流发达经济体两种效应的叠加。
历史上中国债市的“避险属性”并不算强。虽然从直观上看,避险情绪升级对债券类资产是明显的“利好”,但考虑到人民币本身仍是“风险货币”,全球风险偏好下行对中国国债的影响其实要考虑资金避险和资金回流发达经济体两种效应的叠加。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Index,PMI)是衡量制造业的体检表,为领先指标中一项重要数据,可衡量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等状况。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当指数高于50时,则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一般在40~50之间时,说明制造业处于衰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