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随笔:真才实学是立身之本(图)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体现了孔子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怕没有职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被人们知道和需要的人。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体现了孔子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才能、德行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公正廉洁。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关于真才实学的重要性,孔子在《论语》中,有过好几次论述。比如,他在《论语・宪问》中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意思是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他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意思是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孔子很厌恶那些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而这样的人,却遍及社会上的各个行业、各个角落。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又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意思是: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这些不学无术的人,之所以没有真才实学,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态度上不够端正,不肯安下心来好好学习。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意思是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就是骗人)。其实,为别人而学的人,在当今社会上,不占少数。
竞争激烈的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德才兼备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如今,能力与机遇二者之间孰轻孰重的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虽然有能力的人未必都能成功,但真正能够收获成功的人,必然是能力出众、才华横溢的人。不学无术之人,或许可以凭借玩心计、耍小聪明,得逞于一时,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终究会被社会淘汰。
有个“滥竽充数”丢饭碗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有一支由300个吹竽的乐师组成的乐队。齐宣王爱热闹,讲排场,喜欢在人前显示国君的威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让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觉得有机可乘,就跑到齐宣王那里,自吹自擂地说:“大王啊,我是个著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抖动枝叶,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后不加考察,把他也编进那支吹竽乐队中。从此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许多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齐宣王死了,儿子齐湣王继承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然而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吵得慌,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一个个地轮流吹竽给他听。
其他的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博得齐湣王的青睐。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这是一个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终于丢掉饭碗的故事。
下面讲一个有真才实学,勤政爱民,大公无私,受到广大人民欢迎爱戴的“乐不可支”的故事。据《后汉书・张堪传》记载:
东汉的张堪,为人忠厚纯朴。他作渔阳太守时,办理政事赏罚分明,因此,颇受人民拥戴。那时,北方匈奴经常出兵侵扰中国疆土。有一次,匈奴以一万骑兵,进犯渔阳,张堪的确有本领,他以少胜多,率兵打败外敌,郡内从此安宁。张堪取得了安宁的环境后,就鼓励农民开荒八千多亩,并大力发展蚕桑,使人民生活迅速改善。当时有人编了一首歌谣,来歌颂他。歌谣的全文是:
桑无附枝
麦穗两歧
张君为政
乐不可支
假的就是假的,永远也真不了,最终逃不过社会实践和人民大众的检验。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拥有真才实学,加上公正无私,这样才能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欢迎!--这是真正是的铁饭碗,而且是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