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灾又幸福的诗人!――伊丽莎白・巴莱特

伊丽莎白・巴莱特(1806--1861年),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诗人。她出生在英国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从小热爱文学,但那时候,女孩子很少入学念书,于是只好在家里自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她学会了古希腊文,还学会了拉丁文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语言。8岁的时候,就学着写诗。13岁的时候,父亲就给她印刷了四卷史诗,供她阅读。

巴莱特生性活泼,在学习之余,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做游戏,她很喜欢骑着马在草原上驰骋。15岁那年,不幸的事发生了,在一次骑马的时候,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跌损了脊椎,难以治愈,从此卧病在床。在以后的日子里,书本成了她最好的朋友。

后来,又接连发生了几件不幸的事情,先是疼爱她的母亲去世了。巴莱特十分悲伤,她的弟弟爱德华,便成了她最亲爱的人。不久,弟弟陪她到乡间去养病,可不幸溺水身亡了。巴莱特悲痛至极,一病不起,她以为自己也活不长了。弟弟去世后,她回到伦敦,和家人住在一起。

伦敦气候阴暗潮湿,巴莱特的病情越来越重。不过,在病重的日子里,她并没有放弃学习,书籍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巴莱特克服种种困难,把自己的不幸遭遇,把自己的悲伤和希望,都写进诗歌里,先后出版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诗集《天使们》,还经常在伦敦的杂志上发表作品。

1843年,巴莱特读到一篇关于工厂和矿区的“童工问题”的报道,文中所描述的童工的悲惨境遇,使她感到很震惊,在同情和愤怒的心情下,她创作出了《孩子们的呼声》。这首诗歌发表后,读者反映强烈,引起了社会各界,都大力呼吁“反对雇用童工”。第二年,英国国会被迫通过了禁止雇用童工的附加条款。

1844年,巴莱特出版了《诗集----1884》,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这本诗集,她认识了另一位青年诗人罗伯特・白朗宁。罗伯特・白朗宁读了伊丽莎白・巴莱特的诗,很欣赏她的才华,并知道了她的生平,对她更加钦佩。于是,罗伯特・白朗宁给她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巴莱特收到信的第二天,给他回了一封长长的信。从此,他们书信不断,在信中谈人生,谈生活,谈作品,对彼此的创作提出意见,虽然未曾见面,但觉得彼此心有灵犀。

经过4个月的书信往来,在罗伯特・白朗宁的多次请求下,白朗宁终于在巴莱特的病房里见到了她:十分瘦小可怜,无力地蜷伏在沙发上,一对忧郁的大眼睛里,透着智慧之光。巴莱特的病情,没有使他退缩,在见面后的第三天,白朗宁便给她写了一封求婚信。

巴莱特读完信,很是痛苦,虽然渴望成家,但自己体弱多病,实在不希望拖累罗伯特・白朗宁。经过慎重的考虑,她写了一封拒绝的信,说:“如果再提这个无礼的想法,我就不再和你来往。”白朗宁很快回信,检讨了自己的“过失”,于是他们又和好了。白朗宁只要有空,就去看望她,给她采集各种鲜花,还经常写信鼓励她,让她安心养病。白朗宁的关心,使巴莱特的病情逐渐好转。

后来他们结了婚,生活温馨而甜美。

(据《世界名人传记》)

本文留言

作者陆真整理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