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原以为有了“绝对”自由,却没想到……(图)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7年8月12日讯】自由是个好东西,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不惜辛劳追逐它。
以前上学的时候,一直幻想并脑补着自己做一名自由职业者的样子。想象着不需要每天煎熬着早起,不需要赶痛苦的早高峰去上班,可以在个适宜的季节出游,最好能抱一天电脑边行走边办公随意掌控自己的时间,既能快乐的玩耍又能为自己创造价值。
如果再描述得有画面感一些,就是十点钟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来,一边吃早中饭一边刷个NBA,下午在自己的工作室画上一下午的画,傍晚去跑步健身,再去过丰富的夜生活。
每个人各自追求的自由不同,但我描绘的这自由的轮廓,大抵和大多数人自由本源的样子没有多大区别吧。
而当我工作后才发现,我对自由的理解是那么的肤浅。原来我奋力追求的自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永远也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
1、
事实上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也有过对“自由”的尝试。
有次跳槽换工作,厌烦太久工作束缚的我,想尝试一下二个月不上班的freestyle。那时候,每天睡到十点钟,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来,一边吃早中饭一边刷个NBA,下午再给自己泡杯咖啡开始工作,傍晚去跑步健身,再去过丰富的夜生活。开始的时候过的也是惬意。可是这样状态没过多长,我发现这样的状态再难维持下去。因为我的生活节奏开始脱离了我臆想的轨道,我撸剧撸到半夜四五点,早上蓬头垢面的起来发现早已中午,又昏又饿,脸和头都懒得洗,就这样蓬头垢面的跨上大裤衩,就上街去找吃的。说好的每天一张设计稿,结果却是一拖再拖,整个生活好似跑了调的曲子,音符漫天飞扬,再也谱不出一个完整的曲子。也没了时间的紧迫感。
后来我才懂得,“那种唾手可得的自由,其实并不叫自由,它叫任性;真正的自由永远与严格的自律为伴。”
2、
以前总是羡慕那些有钱人,有钱又有闲的生活。可真由于工作上的小契机接触到这些人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哪是有钱有闲呀,他们只是忙里偷闲。
老板为了谈项目,拼合作,拉投资,天南海北的到处飞,今天看到朋友圈晒深圳的大晴天,明天就看到了北京阴雨天。这才感叹道别人朋友圈的岁月静好,实则是别人自律,勤奋支撑起来的样子,都是在一边忙一边抽着空体悟着生活。
有人说有钱又有自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有钱并不容易,有自由更难。对于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注定劳碌,钱和自由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
当一个人有能力,有影响力的时候,自然会带来可观的收入,成为有钱人。但同时也被这个世界,被更多人需要。也就意味着当你拥有更多选择权,有更多属于自我的空间,有更多权限,也就意味着肩负更多责任。
3、
最近喜欢上一个女作家,严歌苓。先抛开她有温度的文字不说。光看她对于生活的自律就让我折服。年过半百的她,腰身曲线工整的像个大提琴。
有次读到一则对严歌苓谈写作的采访,她说道:
“很早我便明白了,在漫长而孤独的写作路上,比起天分、勤奋,自律才是更为重要的东西。”
这就是严歌苓,她在过着一种自律的生活:每天写作六小时,每隔一天就要游泳1000米。每隔一两年,严歌苓的名字就会出现在畅销书架或者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她出书就像交作业一样“规律”,于是她总会被问:“你怎么能写那么多书?”严歌苓的答案跟她每天的生活一样简单:“我当过兵,对自己是有纪律要求的,当你懂得自律,那些困难都不算什么。”
也许这就是自由吧,你想要越多,你就越是需要拿更多的自律来换。因为自由永远与自律为伴,像鸟儿翅膀一般,剔除任何一个鸟儿都无法翱翔。
偶然间也看到这样一句话“在某个年纪之前,你可以靠透支身体,小聪明和老天给你的运气一直取巧地活着。然而到了某个年纪之后,真正能让你走远的,都是自律,积极和勤奋。”
最后借用康德一言结尾: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