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古籍记载,女娲氏的乐舞是效法自然宇宙、对应天道运行规律创作而成的。(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乐”拥有如此远古的历史,那乐是如何诞生的,其内涵与作用又是什么?
乐舞与自然宇宙
下面就从能找到的上古文献中,由史前时期一步步探讨:
《世本・帝系篇》记载:“女娲氏命令手下的娥陵氏与圣氏二人发明了“都良管”与“斑管”这两种乐器,统一了天下的音律,并效法宇宙间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与之对应相合,创作了《充乐》这种乐舞。乐舞谱成后,化物无声,天下万物无不从最细微处同化大道,一切都和谐有序。”[1]
以上是《充乐》创作的背景与过程。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出,女娲氏的乐舞是效法自然宇宙、对应天道运行规律创作而成的。它所产生的作用是从万物的深层与微观化育万物,使一切和谐于自然,顺应于天道,使天下大治。
一、古籍记载
《吕氏春秋》中记载:在史前朱襄氏治理天下的时候,经常刮风,阳气聚集蕴结,以致阴阳失调,因而万物凋落,果实不能成熟。于是朱襄氏的大臣士达创造出五根弦的瑟,用来演奏,以引来阴气,安定天下众生。[2]
又记载:远古阴康氏治理天下的时候,阴气过盛,聚集凝滞,阳气阻塞,不按照正常的规律运行,以致人民精气抑郁而不舒畅,筋骨蜷缩而不健康,于是阴康氏创作舞蹈来加以疏通引导。[3]
根据以上两则记载可以看出,远古时期,在阴阳不调,万物偏离大道,自然法则被破坏的情况下,便创作了乐舞,以平衡阴阳,疏通引导万物,使自然回归和谐状态,使天下重归于大道。
可见在远古时期,乐舞具备着强大的超自然能量,到了这次中华文明的五帝时期,乐舞中的这种神奇能量仍然非常明显。
二、黄帝时期的乐舞
黄帝时期创作了大型乐舞《云门大卷》,用来祭天。黄帝的《云门大卷》与尧帝的《大咸》、舜帝的《大韶》、大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周武的《大武》是上古有名的六首乐舞,《周礼》中称其为“六代乐舞”。周代的贵族子弟到了一定年纪都必须要学习这六首乐舞,是必修课,不然他们无法踏入社会。周朝时还专门设置了“大司乐”这个国家级的大型教育机构来教授这些乐舞。六代乐舞都是用来祭祀的,《云门大卷》祭天、《大咸》祭地、《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享先妣、《大武》享先祖。[4]
黄帝还创作了上古神曲《华胥引》与《清角》。据说黄帝梦中神游了伏羲氏出生的故乡--华胥神国后,悟得治国养身的大道,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将天下治理成了半人半神的国度,便创作了《华胥引》以纪念,这是《华胥引》的来历。
《韩非子》记载:黄帝在西泰山召开了一次神鬼大会,他乘坐着六条龙拉的象车,车子左右各站立着一只毕方神鸟,风伯作法为他清扫道路,雨师降下甘露来洗尘,虎狼在前面开路,鬼神在后面保驾,腾蛇伏在地上以示恭敬,凤凰在上空盘旋为他遮挡骄阳。黄帝召集这次鬼神大会后,便创作了《清角》以示纪念,这是《清角》的来历。据说《清角》能够沟通天地,号令鬼神,演奏时能引来仙鹤与凤凰,遮天蔽日,翱翔飞舞。[5]
史书中记载,春秋时,晋平公强令师旷弹奏《清角》,以致招来狂风大作,刮飞了廊上的瓦片,使得晋国大旱三年,赤地千里。所以《清角》是不能随便演奏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够享用的,其背后蕴含的力量太过于强大,若非大德之士,一般人驾驭不了,会带来灾祸。
三、五帝时期的乐舞
以上是黄帝之乐,接着我们再看看五帝时的其它乐舞。
《吕氏春秋》中记载:帝喾在位时,命令咸黑创作了《九招》、《六列》、《六英》这几首乐舞。又有一个名叫倕的人,发明了各种乐器。帝喾便令人以这些乐器演奏,表演这些乐舞,竟引得凤凰、天鸡等神鸟飞来,跟随着翩跹起舞。帝喾大喜,便用这些乐舞来祭天,赞颂天帝之德。[6]
《吕氏春秋》中还记载:尧帝时,任命质为乐官,质效仿大自然山林溪谷的声音,创作了《大章》乐舞。《大章》又名《大咸》,是上面提到的六代乐舞之一,用来祭地。在演奏这首乐舞的时候,百兽都会随之起舞,自然万物都会和谐相处。[7]
另外《尚书・皋陶谟》与《帝王世纪》等古籍中都记载着这件事:舜令人创作了《大韶》这首乐舞。《大韶》也是六代乐舞之一,据说《大韶》共有九章,也称《九韶》、《箫韶》。舜令人演奏《大韶》乐舞,九章演完后,有凤凰前来朝拜、起舞,百兽也都跟着起舞。[8]
孔子感动于韶乐
过了近两千年后,孔子在齐国时有幸欣赏了《大韶》乐舞。欣赏完毕后竟然心旷神痴,口不知味,整整三个月尝不出肉的滋味来,便感叹道:“没想到乐竟然能达到如此高妙的境界啊!”这就是《论语》中记载的“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所以孔子评价说:“《大韶》之乐,尽善尽美啊!”[9]这也是尽善尽美成语的来源。
可见五帝时期,乐舞所蕴含的力量仍然非常强大,能够直接展现神迹,可以号令鬼神,能够引起大自然的共鸣,召来仙禽异兽,使百兽闻声起舞,使天下和谐安宁。
其实乐舞所展现出的神迹,在历史的发展中一直都存在着,直到现在。只是越到后面,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随着人类不断被欲望与执着所束缚,精神能量越来越退化,这种神迹的展现便越来越隐蔽了,不再像远古时表现得那么直接与强烈。但只要用心去发掘,还是能感应到那掩埋在乐背后深处的远古神力……
参考文献
[1]《世本・帝系篇》:“女娲氏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圣氏为斑管,合日月星辰,名曰充乐。既成,天下幽微,无不得理。”
[2]《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3]《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阳道壅塞,不行其序,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4]《周礼・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蔟,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韶》,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凡六乐者,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
[5]《韩非子》:“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太山之上,驾象车而广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扫进,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6]《吕氏春秋》:“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有倕作为鼙鼓钟磬吹苓管埙箎鼗椎钟。帝喾乃令人抃或鼓鼙击钟磬,吹苓展管箎。因令凤鸟、天翟舞之。帝喾大喜,乃以康帝德。”
[7]《吕氏春秋》:“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
[8]《尚书・皋陶谟》:“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
《帝王世纪》:“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庶绩咸熙,乃作《大韶》之乐,《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故孔子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太平御览》引)
[9]《论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責任编辑: 轻描淡写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