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浅评马克思主义的“线性思维”(图)

作者:李大立  2017-08-08 09:0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5

浅评马克思主义的“线性思维”
今年6月在美国华府举办的缅怀共产主义受难者活动。(图片来源:看中国摄影)

【看中国2017年8月8日讯】数学里有一种“线性函数”,两个变量X和Y之间存在简单直接的正比例关系,一般可表达为:X=aY+n。当变量Y扩大/缩小若干倍,函数X也随之扩大/缩小若干倍,函数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缐性关系。

统治中国大陆6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其实当中有许多只是这种简单直接的“线性思维”,而被苏联、中国等世界上幅员最大和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长达大半个世纪残酷和规模宏大的社会实验所无情证伪。玆举其中最著名的一例剖折如下:

马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和“荒谬”之处所举的著名例子是:资本家为了保持和提高商品在市场的价格,宁愿毁灭商品也不让它们旡偿地归还生产者,直接到消费者和穷人的手里。比如宁愿将牛奶倒入海也不给有需要的人。又比如资本主义国家遍地高楼大厦,而穷人们却只能露宿街头,形成了“有屋无人住,有人无屋住”的不合理社会现象。

马主义简单地认为:只要解决了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改变和消灭了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社会生产力便会“得到极大的发展”,社会就会得到“极大的进步”,从而进入人类最完美的“共产主义社会”。

可是,经过人类历史上最宠大最残酷的社会主义大试验结果如何呢?我们亲眼目睹的是:牛奶不倒海里了,可是牛奶没有了。房子都分配给员工们住了,挤得满满的,可是新房子却没有了。

70年代笔者在广西、贵州工作,生活极为艰苦,“半月不闻肉味”是常事,想买一小包内蒙奶粉难于上青天,直至婚后调昆明工作,80年代才能凭新生儿证明每天大清早排队购得100克鲜奶。中国从未有过将牛奶倒海里吧?怎么市场上不见牛奶呢?原因在于公社化,普遍公有制,农牧民完全没有生产的积极性。直至“改革开放”后,把部份的生产自由还给了农牧民,才真正有了牛奶及奶制品供应,今天各大中城市的超市中才有了盒装鲜牛奶和袋装礶装奶粉供应,这在毛泽东时代是难以想像的。

70年代末,笔者开始在昆朋建筑设计院工作,对毛时代和后毛时代建筑业的萧条泠落体会更深,那年代,土地无偿占用,谁占归谁,一切实行“单位所有制”的计划经济,各行各业死气沉沉,鲜有建设新房子,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全靠“解放前”国民党留下的高楼大厦撑门面,“解放”三四十年,几乎没有建过什么像样的新房子,住宅建设就更不用说了,人们普遍三代同堂四代同堂挤在“旧社会”留下的破旧房子里,以致发生上海年轻人为婚房闹出人命的惨剧。那年代昆明各单位建的职工宿舍全都是红砖予制板的4-6层简陋红砖房,不少连独立厨厕都没有,很多房子刚完工甚至末完工就被挤进来抢住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有房无人住”的现象,房子都住得满满的,可是新房子却没有了。直到“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学习资本主义社会,土地有偿使用,开放民菅建筑,房产私有、允许买卖,才出现了各地城市高楼大厦雨后舂笋的蓬勃局面,中国老百姓才第一次见识了什么是现代高层住宅。

事实证明马主义的“线性思维”太简单太幼稚了。牛奶不倒海里了,可是牛奶没有了。房子都无偿分给员工了,可是新房子却没有了。

马的着眼点(聚焦点)错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产品的分配和使用,只在于社会制度(所有制)是否能促进全社会的生产积极性。

世界著名政治家英国前首相戴卓尔夫人(陆译撒切尔夫人)说:“中国人勤劳聪明,善于营商,中国之所以近年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成就,中共承认只是给他的子民解开了几个扣子,松了绑而己。人们不禁要问:如果把捆绑完全解开,或者从来就没有捆绑过他的人民,今天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结果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纵览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