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7年8月6日讯】在日趋严格的政策监管之下,房企的观望情绪也进一步增强。自去年“9•30”迄今,房地产市场进入新一轮调控周期已满十个月,从限购、限贷到限价、限售、限商,多地调控步入“五限”时代。然而,面对日趋严厉的“限字令”,有的房企玩起了“双合同”等花招规避政策,有的房企则按兵不动“豪赌”政策松绑。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谭浩俊文章认为,显然,这是近些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留下的后遗症。因为,每次调控,往往是虎头蛇尾,开始时轰轰烈烈,大有不把市场调控到位、不把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决不松手的感觉。结果,很快就在政绩渴求中对政策松了绑,甚至比调控前放得还要宽、还要松。慢慢地,房企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耐力不强形成了惯性思维,也就不相信调控政策能够持续发力了。
当前,部分房企“豪赌”政策松绑,按兵不动,可能就是这种惯性思维在作怪,就是对政策的耐力不信任。而部分购房者,面对已经远高出自己购买能力的商品房,咬着牙也要出手,同样是源于对政策耐力的不信任,过去这些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虎头蛇尾的状况,使他们对房价下降根本不抱希望。要知道,对相当一部分购房者来说,过去因为相信调控政策已经失去了太多机会,进而让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极大损害。在他们看来,尽管现在的政策十分严厉,但是谁能保证不会再度松绑?而松绑就意味着涨价,涨价前没出手就意味着利益受损。这才是政策与房价的逻辑关系。
文章分析,无论房企还是购房者,都对政策会不会持续、有没有耐力表示怀疑,那又怎么能够让市场趋于平稳、让房价回归理性呢?就算土地供应能够满足,但只要房企和购房者对政策的信任度没有建立起来,对政策的可持续性表示怀疑,那么市场的弦就会始终紧绷着,一旦政策松动,房价立刻就会像脱缰的野马。到时候,利益受到伤害的还是购房者。因此,要平衡房企和购房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让房企和购房者都对政策产生信任,就必须确保政策的持续性、稳定性。即使“限字令”要退出,也必须有其他政策做支撑,才能保证房地产市场不出现大起大落。
事实也是如此,不管各地出台的“限字令”有多严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靠行政手段管制市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但是当前情况下,不使用“限字令”,似乎又很难让市场平静、让房价稳定。这就进一步启示我们,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用市场化手段替代行政手段,将是房地产市场能否稳定健康的关键,比如出台房产税、物业税、赠予税等政策。因为,只有符合市场化要求的政策,才有可能使房价真正回归理性、长期趋于稳定。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政策的出台,会不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崩盘呢?既然开发商有死扛房价的能力,也就有应对调控手段变化的能力,房价出现断崖式下跌的概率不是很大。只要房价不出现大跌,风险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市场对房价的调控作用就会发挥,房价也就能够真正回归理性。毕竟,在现有条件下,需求仍然是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稳定的主要因素。只要需求存在,尤其是刚性需求,房价就不可能断崖式下跌,市场也就不会崩盘。更何况,当市场失灵时,有形之手也能发挥作用。
文章指出,从总体上讲,此轮房地产调控不会轻易退出,即便退出,也一定会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替代手段已经具备的情况下。所以,房企不要打错了算盘,不要“豪赌”政策会随意松绑。如果这次再出现以往的现象,购房者可能就永远不会相信房地产调控政策了,房地产市场可能就会进一步走向混乱了。很显然,这样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也是不被允许、不应该发生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何云 校对:文龙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