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研究机构发报告称,另有20%的“钱”不在M2的统计范畴内。(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7年7月28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防控金融风险被中共当局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应对金融风险和资本外逃。截至6月底,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经到达163.13万亿元人民币。官方研究机构发报告称,另有20%的“钱”不在M2的统计范畴内,造成各社会阶层财富洗牌。
金融系统是一个资金流动的体系,所以“钱从哪儿来、又到哪里去”?这是所有人都在讨论和关注的一个话题。近几年,中国金融产品日趋丰富,结构日益复杂,出现了刚性兑付、互联网金融跑路、多层嵌套、杠杆叠加等种种乱象。
7月25日下午,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浙商银行发布《钱去哪了:大资管框架下的资金流向和机制》报告,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及其研究团队创设了一个新的宏观金融指标——信用总量,详细阐述了中国金融系统资金流向之来龙去脉。
所谓信用总量,在金融部门的资产方,这一指标涵盖金融部门为包括政府、企业、居民在内的整个非金融部门创造的债务融资工具;在金融部门的负债方,这一指标则对应着银行的负债,也对应着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资产业务融资而发行的各种契约型或者准契约型金融工具。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高占军认为,信用总量的指标比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可能会更全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后者并不包含政府部门的融资情况。
该报告显示,M2早已不能反映中国“钱”的全部规模了。2009年信用总量只有M2的88%,到了2016年,信用总量已相当于M2的1.2倍,即有20%的“钱”不在M2的统计范畴内。
截至2016年底,中国M2为15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照该报告估算,共有超过180万亿元在中国全社会流动着。
“钱”从哪儿来?
报告作者之一的殷剑锋表示,“钱”还是主要来自银行。
报告分析了银行信用创造的各个渠道发现,一方面,作为传统银行业务,银行信贷规模占整个银行信用创造的比重下降;但另一方面,随着银行非信贷业务的发展,传统信贷之外的信用创造活动成为银行资产业务增长的动力。
“钱”去哪儿了?
报告显示,政府部门为36.8万亿元,占比约20%,较2009年上升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为110.8万亿元,占比从2009年的71%下降到2016年的61%;居民部门为34.3万亿元,占比从2009年的15%上升到2016年的19%。
虽然企业仍然是资金流向占比最高,但危机是“钱”更多地流到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包括与此直接相关的房地产企业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和与此间接相关的基建项目等。
报告估算,在目前非银行金融机构给实体部门提供的25万亿元资金中,至少有30%,即8万亿元左右与地方政府基建和房地产项目相关;除了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偏好基建房地产,传统的银行信贷资金运用也是如此,总的敞口近80万亿元,占银行资产规模的40%。
中国各阶层民众的财富正在洗牌,判断居民部门风险的一个指标是居民部门负债与劳动者报酬之比,2016年中国这一指标已经达到90%。中国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只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60%,低于美国的70%。报告称,所有收入和财产分配的指标,其含义只有一个:负债向收入中低端家庭累积,资产向收入中高端家庭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报告测算,2011年至2016年,中国平均每年通过私人银行业务流出的资金规模约为340亿美元。以香港为例,中国大陆居民通过理财业务,在香港进行资金配置的主要方式有高端保险、投资银行以及私人银行业务等。
7月26日,据《财新网》报道,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中国统计在案及未统计的资本外逃的规模仍不容小觑。
余永定认为,资产外逃是指未经批准的、违法违规的资产外流。资本外逃同资本外流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它的不合法性。某些资本的流出虽然经过合法手续,但目的是洗钱、鲸吞国有资产,因而实际上也是资本外逃。
近年来,中国金融系统内的风险越来越高,中共当局多次发声“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最主要的风险点就是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及相关联的国有企业的债务,叠加资本外逃的问题,正是中国金融系统乱象丛生的根源。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