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学考试中的绝妙历史考题(组图)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现场(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7年4月26日讯】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历史课这张卷,是近年少见的佳作,出卷的教师或考试委员,值得香港人致敬。

历史的试卷出资料题,由学生分析没有见过的在当时历史时期的一些文献和报道,分析历史事件的潮流和功过,是很好的知识和思考测试方法。今年历史这一题,立论公正超然,并无偏倚,将当年的事实摆出来,让学生了解其后几十年中国局势的变化,以验证何谓历史的骗局和谎言,对于“监古知今”,大有帮助。

尤其难得的是,这样的题目(见下图)绝无争议,答案是非黑白分明。比较难答的部分,自然是如果你是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在1945年,是否会相信这些承诺?


(网络图片)

当年相信这一套承诺的,在中国知识分子之间属于大多数。不相信或抱怀疑态度的,属于少数。考生不妨以诗人学者郭沫若、作家茅盾为前者的代表,与胡适、梁实秋、傅斯年等后者的代表为对比。学生可以答:“如果我在1945年,我无法预知未来,但当中国刚经历抗日战争的废墟,以当时的气氛和民气,我也会相信只要中国改朝换代,正如文中承诺,就会有民主自由的明天。”

但是考生必须讲述当时西方和世界的潮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纳粹的罪行,暴露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罪恶。当时代表进步的新思潮,正是要结束殖民管治,民族独立解放,人民得到议会选举的权利,迎接一个自由的新中国。

然而人性的阴暗面,谎言的精巧,在民国人心善良的时代,毕竟不是有很多人能想像。若是不相信这等承诺,一定要“犬儒”(Cynical)。但是,Cynicism是希腊的文化传统,鼓励“存疑”,对于宣传,不要轻易相信,要与先例和逻辑相交验证。与强调温柔敦厚的中国儒家士大夫相比,中国的知识分子,性格毕竟过于纯洁。

这样的DSE历史课题,会不会为出题的人惹来麻烦?还是这才是真正培养读历史、然后启迪独立思考的教育精神?香港人要守护的一片净土,何止法治?教育和思考,也因为今年这份试卷显得对于下一代特别迫切。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陶杰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