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7年4月21日讯】据专家估算,截至2016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60-7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占整体信贷的比重已大幅提高至33%。近期,中国银监会密集出台银行业监管文件,“洗盘”时刻加速到来。
中国最新的金融数据显示,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12万亿元。楼市调控升级,房地产企业融资受限不得不转向影子银行,推动银行表外业务大增。影子银行的再次崛起是对股市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核心风险,资金分流效应或导致股市资金变少甚至出现净流出。本轮影子银行的再次崛起,更体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而归根到底,2017年来的房地产投资回暖才是影子银行再崛起的基础。
影子银行本质上是给企业的另类贷款,但不记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贷款项,而是记在银行同业资产或应收款项类投资下面,或者干脆就是脱离资产负债表的理财产品,这类不受管制的金融工具正在迅速蔓延。理财产品经常是通过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销售给普通中国投资者的,其承诺的利率远高于银行存款,但债务常常没有显示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
而中国的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并不清楚买的理财产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的共同假设是,如果他们的投资出现问题,政府会伸出援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今年会一帆风顺。随着中国央行推动金融去杠杆,理财产品作为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正受到挤压,这同样给中国债券市场造成沉重负担。
郭树清就任中国银监会主席后,密集发布多份监管文件,监管指向影子银行。此前中国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利益的驱使下,中国大陆银行业大规模开展套利活动。这也直接导致中国银监会对逃避监管的各类套利行为与规模无法进行细化测算,由此看来,信贷表内转移表外风险的不断扩大是银监会密集发文的重要原因。
影子信贷涉及到银行的收入,看清楚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的本质,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企业总的杠杆率过去几年持续快速上升,因为多数作为影子银行客户的问题企业,其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监管层开始采取行动之后,中国大陆一些集团公司发生债务危机,过往靠影子银行还能一直维持的资金链,近期开始纷纷断裂。
(观看更多中国内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