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你记得扫墓 却不知道清明与寒食的关系?(图)

作者:乙欣  2017-04-04 00: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你记得扫墓却不知道清明与寒食的关系?
清明正逢杨柳的绿芽发长,因此民间流传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图片来源:Pixabay)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不少人直觉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扫墓,或是可以吃春卷(又称“润饼”)了。不过,你真的认识清明节吗?你知道清明节、寒食节与介之推的关系吗?身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华人的四大节日之一的“清明节”,可是具备悠久的文化意义,此内涵又是隐含在祭拜祖先与吃食这些活动中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清明”与寒食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每年的这一天多为四月五日或四月六日。清明节,与黄历新年、端午节、中秋节并列为四大节日。不过,属于农事节气的“清明”是如何转变为民俗节日的呢?

据《淮南子》载:“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则雷行,音比蕤宾。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此外,《荆楚岁时记》亦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按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清明曰泼火雨。”今人可知,“春分”过了十五日后,正逢天地清明,鸟语花香,草木一片青翠,故称为“清明”。然而,距离冬日一百零五日的日子常出现疾风大雨,故称那日为“寒食”。因为“寒食”与“清明”相近,所以古人举办寒食的活动往往延续到清明,宋元时期,寒食逐渐与清明再无差异,寒食节到最后甚至被清明节给取代了,其相关习俗也就并入清明的活动中了。

另外,旧时寒食节有禁火的习俗,而那时节多会下雨,故天降之雨为“泼火雨”,又称“清明雨”。古代文人在作品纷纷描绘了清明的雨景,最著名的诗词莫过于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提这首诗,人人皆知它是在讲述清明节的景况。另外,“泼火雨”亦入了诸多文人的诗词中,例如唐代唐彦谦于《上巳》中道:“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宋代有梅尧臣于《依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之一》中道:“年年泼火雨,苦作清明寒。”以及毛幵于《满江红》中道:“泼火初收,秋千外、轻烟漠漠。春渐远、绿杨芳草,燕飞池阁。已着单衣寒食后,夜来还是东风恶。”李彭老亦于《浪淘沙・泼火雨初晴》中道:“泼火雨初晴。草色青青。傍檐垂柳卖春饧。”

清明扫墓的来历

不只是近代才有扫墓的习俗,其实,扫墓是自古代的帝王将相所行的“祭墓”演变而来。东汉时代,朝廷亦有庄严隆重的祭陵大典,不过每个朝代举行祭陵大典的时间都不太相同,直至唐代,日期才确定于寒食节这天。唐玄宗下诏命令诸位大臣修撰的《大唐开元礼》(原名为《开元礼》)中,寒食的扫墓即被定为“五礼”之一。明太祖洪武二年,则明确规定清明与中元是祭陵大典的大日子,但是在明代中叶,又改成只在清明节举行祭陵大典,清明亦被定为“扫墓日”。由此可知,本为帝王的祭陵大典,在历经了多个朝代,才逐渐演变成华人众所周知的扫墓节日。中华民国政府亦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

不过,即使日子已定,各族各家仍会有所不同。据连横《台湾通史》(1920年出版)所载:“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人谓之三日节,祀祖祭墓。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谓之尝墓。”漳州人即会于黄历的三月三(又称上巳节、古清明、小清明、三月节、三日节)祭祖,而非选定清明节。

民间习俗有来由

清明既是扫墓的日子,各朝各地亦进行着诸项民间习俗,例如:放风筝、踏青、荡秋千、蹴鞠等,这些习俗都是有文史意义的。此文主要针对放风筝、插柳与蛋雕多做解释。

一、断鹞放灾

清朝流行在清明时放风筝,此举具有“断鹞放灾”的意义,另外还有插柳的风俗。据《帝京岁时纪胜》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京制纸鸢极尽工巧,有价值数金者,琉璃厂为市易之。清明日摘新柳佩带,谚云:“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又以柳条穿祭余蒸点,至立夏日油煎与小儿食之,谓不齼夏。”

无论古今,墓区多位于郊区,而清代则兴起在风和日丽的清明日子“放风筝”,此俗兼具去除灾厄的文化意涵。人们会在纸鸢上写下灾情病厄或农田中的病虫毒害,等到纸鸢高飞,再剪断绑住纸鸢的线,让纸鸢随风飞逝。此状象征所有困厄危难都会随着远逝的纸鸢一同没了影踪。

二、折柳、戴柳、插柳

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而清明正逢杨柳的绿芽发长,因此民间流传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大家踏青时会摘下柳枝,有的人会拿在手上把玩,有的人则会编织柳条并将它戴在头上,也有的人会把柳条带回家,插在门上。

传说此俗是为了纪念“割股奉君”的介之推,就是那位在绵山柳树下被火烧亡的忠臣介之推。逝世的介之推留下一首诗,令晋文公悲恸不已:“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感念介之推的忠诚,为了纪念他,就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将介之推被烧亡那日订为寒食节,并在每年的那一日禁生火、吃冷食。据说晋文公隔年上山祭拜介之推时,是寒食的第二天,他不仅将那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那日订为“清明节”,他还从那棵柳树上摘折了嫩绿柳条,并将它编成圆圈戴在头上。群臣见状,纷纷效仿。从此以后,清明摘柳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后代的文史研究者则研判,寒食节吃凉菜的习俗与润饼逐渐融合搭配,使得清明吃润饼的习俗就逐渐地广传开来了。

除了介之推的典故,另有驱邪之说。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杨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亦载:“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凡官民不论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因为民间传说清明是众鬼出没的时节,所以依照佛教的观点(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度众生、禅提比丘以柳枝来咒龙),可以拿又称为“鬼怖木”的柳条来驱除阴邪或毒虫。因此,门户上插着柳枝即为“明眼”,此举是在明辨邪鬼,以利保卫家园。

因为清明折柳、插柳的热度不减,在宋代还极为兴盛,所以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还记载了奉劝世人莫将柳枝都给摘折光了的诗词:“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䭅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三、蛋雕

除了清明插柳,连“蛋雕”这项民俗技艺,都是从清明习俗中演化来的。

古代传说孝感(今湖北)地区,许多人罹患头疼病,碰巧路过的神农得知后,决心找草药来为百姓治病。始终无法治疗好头疼病的神农在三月三这日,煮了鸡蛋与荠菜给人民填饱肚子,谁知竟无意间治好了大家的头痛。于是,民间就流传三月三吃荠菜与鸡蛋了,并传说在寒食左右吃鸡蛋,就可保你在一年内不会头痛。

于是,古人祭拜祖坟时,祭物中就开始出现了熟蛋,全家人在祭拜完后,就将熟蛋分着吃。时日一久,就逐渐发展出了“蛋雕”。“蛋雕”的过程就是先拿笔绘图,再拿刀雕刻,待蛋被雕镂空,再拿出蛋黄与蛋白,就完成这项艺术作品了。

节日不能被简略观之,否则许多文史价值都会被忘却。虽然据后代学者考究,介之推“割股奉君”的典故仍有争议,虽然寒食节的禁火习俗应该与介之推没有关系。但是,清明节、寒食节不仅仅是等同于“扫墓”、“吃润饼”这么几项活动、数个符码而已,它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活动所传递出来的深层意义。无论是“饮水思源”、“忠孝仁义”……这些潜伏于民俗活动中的观念与想法,代表的无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精神,也就是做人处世的根本,人人都忘却不得!

 

参考资料

《淮南子》、《梦粱录》、《齐民要术》、《武林旧事》、《荆楚岁时记》、《帝京岁时纪胜》、《台湾通史》(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照过来!清明到呷润饼 别顾美食不懂由来〉

微光〈清明节的故事:割股奉君的介子推〉

〈清明节慎终追远要弘扬孝道精神〉(金门县政府)

〈清明节为什么有吃煮鸡蛋的风俗〉

〈节气与民俗兼顾的三大节日〉(教育大市集)

《盐糖茶酒妙用》

萧玉〈清明之礼〉

泼火雨(华人百科)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