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忆海钩沉】北京轶事和故事(六)(组图)

忆海钩沉系列文章之十四

作者:园丁  2017-03-24 00:1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庙会源于庙宇的宗教活动,热闹非凡。
庙会源于庙宇的宗教活动,热闹非凡。(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接续〈【忆海钩沉】北京轶事和故事(五)〉一文

六、庙会厂甸天桥

庙会源于庙宇的宗教活动,随着古时信教的人到庙里进香拜佛、许愿、布施,庙宇周围就有各种服务摊贩摆设,给人们提供香烛、餐饮、信物、文物等。农历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庙里香火最盛,因此庙宇外的游人和商贩也最热闹。逐渐形成习俗。北京最早的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兴于清朝康熙年间,盛于乾隆时期。

我在前面谈北京庙宇兴衰的文中,已经提到白塔寺庙会和护国寺庙会。其实老北京好多地方在农历新年都举办庙会,如安定门外的地坛、东城区的龙潭湖、丰台区的莲花池、海淀的圆明园、凤凰岭等。但是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开放时间最长,游人最多,最吸引人和最热闹的是厂甸庙会。

提到凤凰岭,在此可以多说几句。这是一个绝佳的旅游胜地。位置在海淀区聂各庄。那里的自然景观最吸引人,你若喜欢青山绿水、白云、层峦叠翠、密林曲径、奇花异草的风景,就去那里。那里有座龙泉寺,是座佛道合一的庙宇。那里的景观除龙泉寺,还有风云洞、仙人洞、三佛洞、玄远洞、修仙椅、玉兔石等。

童年时,过年最爱逛厂甸。厂甸在北京外城,位置在今日北京宣武区南新华街一带。老北京人知道,那里有三座庙,就是火神庙、吕祖庙、土地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庙早就没有了,但是庙会依然热闹。

厂甸庙会起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从正月元旦到十六都有庙会。到民国以后改为从正月初一到十五。1945年达到高潮,一天客流量达到20万。1949年以后,这里的庙会仍然红火。但是到六十年代初,中国人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在那物资极其匮乏,北京人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厂甸也停办了三年。当1963年恢复开放时,客流量一下子达到400万人次,由此可见北京人是多么喜欢厂甸庙会,因为它已经成为北京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北京人在过新年时的一个最开心的去处。

“文化大革命”以后,老北京的过年习俗遭到当局封杀,庙会也就逐渐消失。北京人有一个传统的秉性,就是“忍”。没有了庙会,过年也只能呆在家里看当局洗脑的,寓教于乐的“春节晚会”,岂不知在那“春晚”节目中,党文化就趁隙而入,有蛊惑人心歪曲历史的,有宣扬暴力造谣惑众的,更有低俗下流的节目,也贯穿其中。例如有个小品演员成了“春晚”每年必“出镜”的常客。其实此人论长相,其貌不扬,一个冬瓜型脑袋,一张像鞋底子一样的脸,有什么好看的。论文化水平,还不如一个小学生,论艺术水平,还不如纽约街头卖艺的。他的表演叫一个正派的人看,就是庸俗,低级下流。北京人管这种人的叫法有个专用词儿,叫“下撒赖儿”。近年来,由于政府开发旅游业赚钱的需要,又还俗于民,才又恢复庙会。

老北京厂甸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在北起和平门,南到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到延寿寺街这一个范围内。中心地点在今日的新华街海王邨(cun)公园。这个地方临近琉璃厂,中国书店也在这里。琉璃厂是传统的文化市场街道,有各种文化摊铺,有卖字画的,有古董店,有卖旧书的,有卖文具的(笔、墨、宣纸等)。逛厂甸的文人墨客,喜欢艺术的人,喜欢淘宝的,收集各种古玩的人,喜欢买旧书的人去的最多。厂甸庙会最吸引儿童的是传统的大糖葫芦,大卦的山里红,各种儿童玩具。孩子们走到捏面人的,吹糖人的,卖棉花糖的担子前总是恋恋不舍。还有在琉璃厂摆摊(读作“台儿”)租赁小人书的那块儿,总有很多学生围着看书。厂甸还有杂耍表演,拉洋片的,卖年货的,卖风筝的,卖风车的,卖小吃的等等。当年我们逛厂甸最爱吃的小吃是红灌肠。这是一种用淀粉加红粬水和少量的豆腐渣混合后,捏揉成棒槌形,蒸熟后切成片,然后用汤油(炖猪肉从肉汤表面撇出来的浮油)煎到两面焦黄时,盛出来放到小蝶里,淋上一勺加了盐的蒜汁儿,用竹签儿扎着吃。吃红灌肠,不为解饱,只为解馋,用现在人说的一句话形容“味道好极了”。为什么叫红灌肠?原来这红灌肠,有大、小两种,大众化的就是我们吃的这种叫小红灌肠。大红灌肠就是用猪肥肠洗净后灌的,红粬水染的淀粉里面还加有丁香,大料,肉蔻等。这种大红灌肠制作成本高,虽然好吃,但卖的贵。每到厂甸开市之日,和平门外总是热闹非凡。凡是逛过厂甸回家的人总是喜气洋洋的满载而归。这些逛厂甸回家的人,拿着新买的年货,玩意儿,边走边说说笑笑,那大糖葫芦,还有小孩手里的红灯笼、风车、空竹等特招人眼,给年节的北京大街小巷增加了欢乐气氛。

地坛庙会以各种北京小吃和其他地方的小吃,以地方戏、杂耍、北京民俗等为特色。如果你想看杂技表演,想看变戏法(魔术)的,想看皮影戏,想吃中国各地方的小吃,过年就去逛地坛庙会。

谈到北京小吃,这也是北京民俗的一个特色。记得五十年代初,那时北京每到夜幕降临,就有挑着担子或推个小车,或手挎篮子,点着电石气灯,在街道和胡同里卖小吃的。有卖馄饨的,有卖烧饼的,有卖烤白薯的,有卖元宵的,还有卖切糕,卖熟驴肉,卖熟梨的等等。当时买炒花生,只要两分钱就可以给一大捧。当年北京晚上走街串巷买小吃的吆喝声,像唱歌一样,很好听。如卖熟梨的吆喝“熟--梨--吆--啊嗷”,卖馒头的吆喝“硬面--饽饽”,卖萝卜的吆喝“萝卜赛梨哟--”。

北京小吃种类很多,高级一些的,有的是从皇宫中流传出来的,比如北海公园北门内有个仿膳儿(现在叫仿膳饭庄),那里卖的肉末烧饼、豌豆黄、小窝头等小吃是地道的宫廷食品。小窝头就是当年做给慈禧太后吃的那种。有人说慈禧太后当年吃的是栗子面窝窝头,不对。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太后从北京逃亡出去,路过的地方又没有提前打招呼,老百姓上那儿找栗子面去,其实就是棒子面,现在人叫玉米面。她当年吃窝头的地方就是现在昌平县阳坊附近的一个叫西贯市的农村。她逃亡回宫后,再想吃窝头,宫内御膳厨师也没有用栗子面做,仍然用的是玉米面,只不过面料磨的很细,里面混有黄豆面,还加了白糖和糖桂花,这样吃起来口感像吃栗子面窝头,吃这种小窝头一定要趁热吃,味道才好。如果你想吃北京民间地道的回民小吃,最好去护国寺或者隆福寺,那里的小吃是老北京传统的回民小吃。北京人为什么爱吃回民小吃,据我个人体验,一是回民讲究卫生,作出来的东西您吃着放心,二是用料讲究,比如做糖耳朵(蜜麻花),需要过油炸,汉民餐馆做的糖耳朵、麻花、油饼、油条用什么油的都有,九十年代后甚至有用地沟油的。而传统的回民小吃店就是用香油(芝麻油)作蜜麻花。护国寺小吃店里有种小吃叫茶汤,用料是细糜子面,顾客要吃时,店内的师傅先用少量热水将面调成稀糊状,然后用滚开的大铜壶水冲熟。面上洒一层红糖中间撒点白糖,吃时用小勺掏着吃。顾客点这道小吃不仅为吃,而且是一种餐饮艺术欣赏,第一是那个一米多高的大铜壶,俗称“搬壶”,这大铜壶擦的油光锃(zeng)亮,烧水的炭火是在炉膛内,冲糜子面时,师傅要搬起大铜壶略倾,使滚开的水从细长的壶嘴中流出,离碗有一段距离,你可以看到,那股细长的开水准确无误的落到碗中。还有一绝,就是讲究冲好的茶汤,如果将碗倒扣过来,茶汤沿碗壁下坠到碗口,而不会流淌出去,这就是真功夫。护国寺小吃店的小豆粥也很好吃,豆香浓厚,说明他们是用新鲜红小豆,豆粥甜糯适口没有异味,说明用料和火候掌握的适度。

还有一种与茶汤相似,但吃法和做法都不同的小吃,叫面茶。面茶是用小米面熬成的糊,里面掺有少量的姜粉。卖时用勺盛(cheng)到碗中,然后淋上稀释的芝麻酱、焦蔴仁和花椒盐儿混合的调料。加调料有讲究,调料分两次加,第一次先盛半碗面茶,淋第一遍调料,然后盛满,再淋第二次调料。喝面茶也有讲究,不用勺,而是用手捧着碗直接用嘴沿着碗沿吸食,碗还要随喝随转动,还要抖动,这样吃法直到一碗面茶喝光,碗沿和碗内都不会留一点残迹。如果喝完面茶,碗上留有面茶残迹,那就叫不会喝面茶。

回民小吃有很多种,江米面做的有切糕、驴打滚(读“驴打鬼儿”)、艾窝窝、元宵、江米面炸糕。用白面做的有糖火烧、螺魳转儿。而薄脆、焦圈儿是加盐和矾做的油炸小吃。

北京人吃焦圈儿一定要喝豆汁,这豆汁有点像是做绿豆淀粉的下脚料馊泔水,其实不是。好豆汁就是用绿豆磨的豆浆,经过发酵(jiao)做成的。豆汁也有几种,有清的、稠的,还有加米熬的豆汁粥。好豆汁颜色是灰绿色,呈明显的稀浆状,盛到碗里因沉淀,过一会儿会出现明显的分层,上面一层清而下面一层浑浊。如果颜色偏深或者过浅,可能是原料不纯或熬豆汁使用了铁锅。

北京小吃种类多的数不胜数,我估摸着大约有一百多种。按加工制作方式分有烙烤的,如前面说的糖火烧;而豆汁,切糕就属于蒸煮类;糖耳朵,焦圈属于煎炸类;还有烩氽类的,如卤煮火烧、爆肚、炒麻豆腐等。

西四牌楼有个炒肝店,生意很火,一直到四牌楼拆以后还在经营。王府井有个馄饨侯也是老字号。

天桥是老北京人无人不知晓的一个地方。天桥位于宣武门区,珠市口南,永定门北,在天坛,先农坛附近。在清朝以前,这里是一片沼泽地,有河流相通。明朝在修了天坛,先农坛以后,每年皇帝要从城里到天坛祭天,到先农坛祭祀先农,太岁,亲耕。为御驾通行方便,在永乐十八年修了一座南北走向的跨河单孔汉白玉拱桥,此桥只能皇帝御用,古时皇帝自称天子,故人们称此桥为天桥,据资料记载此桥长8米,宽5米,汉白玉雕三梁四柱,东西两侧各5根栏柱,柱顶雕成莲花骨朵形,桥孔巻洞中心部位雕有螭(chi)头(螭是没有角的龙),桥面铺石板。此处的河就是后来的龙须沟。清朝后期,北京南城河流干枯,随着城市发展,石桥也在1934年以后被拆毁。此桥附近区域仍被人们习惯的称为天桥。在清朝顺治年间,朝廷颁令,原住内城的汉人一律迁出,这也促进了前门外和天桥地区的商业发展。道光和咸丰年间,天桥地区开始有流动商贩云集,逐渐形成一个自发的市场。加上这个地区原来有十余座庙宇(如天仙庙,灵佑庙,精忠庙等),每逢庙会民间技艺节目也很活跃,如扭秧歌、踩高跷、舞狮、耍中幡、摔跤等,更吸引人。因此到清末民初,天桥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有杂耍、民间艺术、小食品、廉价日用品等的综合市场。这个市场,在北洋政府到1937年芦沟桥事变前,最繁华,地盘儿也最大。到五十年代初已经缩小为两个市场,路东叫公平市场,路西叫三角市场。1957年天桥市场被当局关停。2013年又恢复重建天桥,为不妨碍交通此桥已经向南位移了四五十米。

老北京的天桥是一个平民游乐购物场所,也是民间艺人挣钱糊口的地方。这里有卖各种低挡日用品的摊贩,也有北京各种廉价小吃,还有各种文艺,杂耍演出。既有茶棚,又有戏棚,既有小餐馆,也有小客栈,乃至妓院。

天桥有评剧、京剧、电影、相声、梆子、西河大鼓,有变戏法的、拉洋片的、打把式卖艺的,还有说评书的、训蛤蟆的、耍猴的、玩儿鸟的、斗蛐蛐的、卖小金鱼儿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应有尽有。所以这里也是花花世界,既给民间艺人提供了表演舞台,也给文人提供了创作源泉。比如作家老舍的《龙须沟》,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和《春明外史》,陈墨香的《梨园外史》等都有描写天桥的故事情节。前面我在谈北京文化的文章里,提到相声演员侯宝林,评剧演员新凤霞是在天桥出名的艺术家,今天又想起一位,就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最初也是从天桥戏棚里走出去的。


責任编辑: 李云飞 来源:看中国专栏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