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憶海鉤沉】北京軼事和故事(六)(組圖)

憶海鉤沉系列文章之十四

 2017-03-24 00: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廟會源於廟宇的宗教活動,熱鬧非凡。
廟會源於廟宇的宗教活動,熱鬧非凡。(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接續〈【憶海鉤沉】北京軼事和故事(五)〉一文

六、廟會廠甸天橋

廟會源於廟宇的宗教活動,隨著古時信教的人到廟裡進香拜佛、許願、佈施,廟宇周圍就有各種服務攤販擺設,給人們提供香燭、餐飲、信物、文物等。農曆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廟裡香火最盛,因此廟宇外的遊人和商販也最熱鬧。逐漸形成習俗。北京最早的廟會始於明代嘉靖年間,興於清朝康熙年間,盛於乾隆時期。

我在前面談北京廟宇興衰的文中,已經提到白塔寺廟會和護國寺廟會。其實老北京好多地方在農曆新年都舉辦廟會,如安定門外的地壇、東城區的龍潭湖、豐臺區的蓮花池、海淀的圓明園、鳳凰嶺等。但是規模最大,歷史最久,開放時間最長,遊人最多,最吸引人和最熱鬧的是廠甸廟會。

提到鳳凰嶺,在此可以多說幾句。這是一個絕佳的旅遊勝地。位置在海淀區聶各莊。那裡的自然景觀最吸引人,你若喜歡青山綠水、白雲、層巒疊翠、密林曲逕、奇花異草的風景,就去那裡。那裡有座龍泉寺,是座佛道合一的廟宇。那裡的景觀除龍泉寺,還有風雲洞、仙人洞、三佛洞、玄遠洞、修仙椅、玉兔石等。

童年時,過年最愛逛廠甸。廠甸在北京外城,位置在今日北京宣武區南新華街一帶。老北京人知道,那裡有三座廟,就是火神廟、呂祖廟、土地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廟早就沒有了,但是廟會依然熱鬧。

廠甸廟會起始於清朝乾隆年間,從正月元旦到十六都有廟會。到民國以後改為從正月初一到十五。1945年達到高潮,一天客流量達到20萬。1949年以後,這裡的廟會仍然紅火。但是到六十年代初,中國人經歷了三年困難時期,在那物資極其匱乏,北京人連肚子都填不飽的年代,廠甸也停辦了三年。當1963年恢復開放時,客流量一下子達到400萬人次,由此可見北京人是多麼喜歡廠甸廟會,因為它已經成為北京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成為北京人在過新年時的一個最開心的去處。

「文化大革命」以後,老北京的過年習俗遭到當局封殺,廟會也就逐漸消失。北京人有一個傳統的秉性,就是「忍」。沒有了廟會,過年也只能呆在家裡看當局洗腦的,寓教於樂的「春節晚會」,豈不知在那「春晚」節目中,黨文化就趁隙而入,有蠱惑人心歪曲歷史的,有宣揚暴力造謠惑眾的,更有低俗下流的節目,也貫穿其中。例如有個小品演員成了「春晚」每年必「出鏡」的常客。其實此人論長相,其貌不揚,一個冬瓜型腦袋,一張像鞋底子一樣的臉,有什麼好看的。論文化水平,還不如一個小學生,論藝術水平,還不如紐約街頭賣藝的。他的表演叫一個正派的人看,就是庸俗,低級下流。北京人管這種人的叫法有個專用詞兒,叫「下撒賴兒」。近年來,由於政府開發旅遊業賺錢的需要,又還俗於民,才又恢復廟會。

老北京廠甸廟會最熱鬧的地方在北起和平門,南到梁家園,西到南北柳巷,東到延壽寺街這一個範圍內。中心地點在今日的新華街海王邨(cun)公園。這個地方臨近琉璃廠,中國書店也在這裡。琉璃廠是傳統的文化市場街道,有各種文化攤鋪,有賣字畫的,有古董店,有賣舊書的,有賣文具的(筆、墨、宣紙等)。逛廠甸的文人墨客,喜歡藝術的人,喜歡淘寶的,收集各種古玩的人,喜歡買舊書的人去的最多。廠甸廟會最吸引兒童的是傳統的大糖葫蘆,大卦的山裡紅,各種兒童玩具。孩子們走到捏麵人的,吹糖人的,賣棉花糖的擔子前總是戀戀不捨。還有在琉璃廠擺攤(讀作「臺兒」)租賃小人書的那塊兒,總有很多學生圍著看書。廠甸還有雜耍表演,拉洋片的,賣年貨的,賣風箏的,賣風車的,賣小吃的等等。當年我們逛廠甸最愛吃的小吃是紅灌腸。這是一種用澱粉加紅粬水和少量的豆腐渣混合後,捏揉成棒槌形,蒸熟後切成片,然後用湯油(燉豬肉從肉湯表面撇出來的浮油)煎到兩面焦黃時,盛出來放到小蝶裡,淋上一杓加了鹽的蒜汁兒,用竹籤兒紮著吃。吃紅灌腸,不為解飽,只為解饞,用現在人說的一句話形容「味道好極了」。為什麼叫紅灌腸?原來這紅灌腸,有大、小兩種,大眾化的就是我們吃的這種叫小紅灌腸。大紅灌腸就是用豬肥腸洗淨後灌的,紅粬水染的澱粉裡面還加有丁香,大料,肉蔻等。這種大紅灌腸製作成本高,雖然好吃,但賣的貴。每到廠甸開市之日,和平門外總是熱鬧非凡。凡是逛過廠甸回家的人總是喜氣洋洋的滿載而歸。這些逛廠甸回家的人,拿著新買的年貨,玩意兒,邊走邊說說笑笑,那大糖葫蘆,還有小孩手裡的紅燈籠、風車、空竹等特招人眼,給年節的北京大街小巷增加了歡樂氣氛。

地壇廟會以各種北京小吃和其他地方的小吃,以地方戲、雜耍、北京民俗等為特色。如果你想看雜技表演,想看變戲法(魔術)的,想看皮影戲,想吃中國各地方的小吃,過年就去逛地壇廟會。

談到北京小吃,這也是北京民俗的一個特色。記得五十年代初,那時北京每到夜幕降臨,就有挑著擔子或推個小車,或手挎籃子,點著電石氣燈,在街道和胡同裡賣小吃的。有賣餛飩的,有賣燒餅的,有賣烤白薯的,有賣元宵的,還有賣切糕,賣熟驢肉,賣熟梨的等等。當時買炒花生,只要兩分錢就可以給一大捧。當年北京晚上走街串巷買小吃的吆喝聲,像唱歌一樣,很好聽。如賣熟梨的吆喝「熟--梨--吆--啊嗷」,賣饅頭的吆喝「硬麵--餑餑」,賣蘿蔔的吆喝「蘿蔔賽梨喲--」。

北京小吃種類很多,高級一些的,有的是從皇宮中流傳出來的,比如北海公園北門內有個仿膳兒(現在叫仿膳飯莊),那裡賣的肉末燒餅、豌豆黃、小窩頭等小吃是地道的宮廷食品。小窩頭就是當年做給慈禧太后吃的那種。有人說慈禧太后當年吃的是栗子面窩窩頭,不對。當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慈禧太后從北京逃亡出去,路過的地方又沒有提前打招呼,老百姓上那兒找栗子面去,其實就是棒子面,現在人叫玉米麵。她當年吃窩頭的地方就是現在昌平縣陽坊附近的一個叫西貫市的農村。她逃亡回宮後,再想吃窩頭,宮內御膳廚師也沒有用栗子面做,仍然用的是玉米麵,只不過麵料磨的很細,裡面混有黃豆面,還加了白糖和糖桂花,這樣吃起來口感像吃栗子面窩頭,吃這種小窩頭一定要趁熱吃,味道才好。如果你想吃北京民間地道的回民小吃,最好去護國寺或者隆福寺,那裡的小吃是老北京傳統的回民小吃。北京人為什麼愛吃回民小吃,據我個人體驗,一是回民講究衛生,作出來的東西您吃著放心,二是用料講究,比如做糖耳朵(蜜麻花),需要過油炸,漢民餐館做的糖耳朵、麻花、油餅、油條用什麼油的都有,九十年代後甚至有用地溝油的。而傳統的回民小吃店就是用香油(芝麻油)作蜜麻花。護國寺小吃店裡有種小吃叫茶湯,用料是細糜子面,顧客要吃時,店內的師傅先用少量熱水將面調成稀糊狀,然後用滾開的大銅壺水沖熟。面上灑一層紅糖中間撒點白糖,吃時用小杓掏著吃。顧客點這道小吃不僅為吃,而且是一種餐飲藝術欣賞,第一是那個一米多高的大銅壺,俗稱「搬壺」,這大銅壺擦的油光鋥(zeng)亮,燒水的炭火是在爐膛內,沖糜子面時,師傅要搬起大銅壺略傾,使滾開的水從細長的壺嘴中流出,離碗有一段距離,你可以看到,那股細長的開水準確無誤的落到碗中。還有一絕,就是講究沖好的茶湯,如果將碗倒扣過來,茶湯沿碗壁下墜到碗口,而不會流淌出去,這就是真功夫。護國寺小吃店的小豆粥也很好吃,豆香濃厚,說明他們是用新鮮紅小豆,豆粥甜糯適口沒有異味,說明用料和火候掌握的適度。

還有一種與茶湯相似,但吃法和做法都不同的小吃,叫麵茶。麵茶是用小米面熬成的糊,裡面摻有少量的姜粉。賣時用杓盛(cheng)到碗中,然後淋上稀釋的芝麻醬、焦蔴仁和花椒鹽兒混合的調料。加調料有講究,調料分兩次加,第一次先盛半碗麵茶,淋第一遍調料,然後盛滿,再淋第二次調料。喝麵茶也有講究,不用杓,而是用手捧著碗直接用嘴沿著碗沿吸食,碗還要隨喝隨轉動,還要抖動,這樣吃法直到一碗麵茶喝光,碗沿和碗內都不會留一點殘跡。如果喝完麵茶,碗上留有麵茶殘跡,那就叫不會喝麵茶。

回民小吃有很多種,江米面做的有切糕、驢打滾(讀「驢打鬼兒」)、艾窩窩、元宵、江米面炸糕。用白面做的有糖火燒、螺魳轉兒。而薄脆、焦圈兒是加鹽和礬做的油炸小吃。

北京人吃焦圈兒一定要喝豆汁,這豆汁有點像是做綠豆澱粉的下腳料餿泔水,其實不是。好豆汁就是用綠豆磨的豆漿,經過發酵(jiao)做成的。豆汁也有幾種,有清的、稠的,還有加米熬的豆汁粥。好豆汁顏色是灰綠色,呈明顯的稀漿狀,盛到碗裡因沉澱,過一會兒會出現明顯的分層,上面一層清而下面一層渾濁。如果顏色偏深或者過淺,可能是原料不純或熬豆汁使用了鐵鍋。

北京小吃種類多的數不勝數,我估摸著大約有一百多種。按加工製作方式分有烙烤的,如前面說的糖火燒;而豆汁,切糕就屬於蒸煮類;糖耳朵,焦圈屬於煎炸類;還有燴汆類的,如鹵煮火燒、爆肚、炒麻豆腐等。

西四牌樓有個炒肝店,生意很火,一直到四牌樓拆以後還在經營。王府井有個餛飩侯也是老字號。

天橋是老北京人無人不知曉的一個地方。天橋位於宣武門區,珠市口南,永定門北,在天壇,先農壇附近。在清朝以前,這裡是一片沼澤地,有河流相通。明朝在修了天壇,先農壇以後,每年皇帝要從城裡到天壇祭天,到先農壇祭祀先農,太歲,親耕。為御駕通行方便,在永樂十八年修了一座南北走向的跨河單孔漢白玉拱橋,此橋只能皇帝御用,古時皇帝自稱天子,故人們稱此橋為天橋,據資料記載此橋長8米,寬5米,漢白玉琱三梁四柱,東西兩側各5根欄柱,柱頂雕成蓮花骨朵形,橋孔巻洞中心部位雕有螭(chi)頭(螭是沒有角的龍),橋面鋪石板。此處的河就是後來的龍鬚溝。清朝後期,北京南城河流乾枯,隨著城市發展,石橋也在1934年以後被拆毀。此橋附近區域仍被人們習慣的稱為天橋。在清朝順治年間,朝廷頒令,原住內城的漢人一律遷出,這也促進了前門外和天橋地區的商業發展。道光和咸豐年間,天橋地區開始有流動商販雲集,逐漸形成一個自發的市場。加上這個地區原來有十餘座廟宇(如天仙廟,靈佑廟,精忠廟等),每逢廟會民間技藝節目也很活躍,如扭秧歌、踩高蹺、舞獅、耍中幡、摔跤等,更吸引人。因此到清末民初,天橋地區逐漸形成了一個有雜耍、民間藝術、小食品、廉價日用品等的綜合市場。這個市場,在北洋政府到1937年蘆溝橋事變前,最繁華,地盤兒也最大。到五十年代初已經縮小為兩個市場,路東叫公平市場,路西叫三角市場。1957年天橋市場被當局關停。2013年又恢復重建天橋,為不妨礙交通此橋已經向南位移了四五十米。

老北京的天橋是一個平民遊樂購物場所,也是民間藝人掙錢餬口的地方。這裡有賣各種低擋日用品的攤販,也有北京各種廉價小吃,還有各種文藝,雜耍演出。既有茶棚,又有戲棚,既有小餐館,也有小客棧,乃至妓院。

天橋有評劇、京劇、電影、相聲、梆子、西河大鼓,有變戲法的、拉洋片的、打把式賣藝的,還有說評書的、訓蛤蟆的、耍猴的、玩兒鳥的、斗蛐蛐的、賣小金魚兒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應有盡有。所以這裡也是花花世界,既給民間藝人提供了表演舞臺,也給文人提供了創作源泉。比如作家老舍的《龍鬚溝》,張恨水的《啼笑因緣》和《春明外史》,陳墨香的《梨園外史》等都有描寫天橋的故事情節。前面我在談北京文化的文章裡,提到相聲演員侯寶林,評劇演員新鳳霞是在天橋出名的藝術家,今天又想起一位,就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最初也是從天橋戲棚裡走出去的。


責任編輯: 李雲飛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