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钩沉】北京轶事和故事(四)(组图)
忆海钩沉系列文章之十二
元世祖忽必烈在他未登帝位以前,立足燕京,采用汉法。(网络图片)
接续〈【忆海钩沉】北京轶事和故事(三)〉一文
五、北京的文化轶事(一)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是炎黄子孙繁衍生息之地。前面已经说过,中国古人信仰“三教”。这“三教”是汉族早期文明,传统文化的核心。自秦汉以后,无论哪个外来民族征服统治中国,都会被汉族文化同化。这是为甚么?原因是汉族人口众多,三教已经深深扎根于民众心目之中,这是其一,其次中华大地上的文明程度,文化根基远比这些外来入侵民族先进,更灿烂辉煌。你看,辽代是契丹人统治中国,金代是女真族统治中国,元朝是蒙古人统治中国,可是当他们入关占领北京后,要统治中国,必须使用汉臣,必须使用汉文字,必须学习和继承汉文化,以汉法治民。
例如史籍记载,“契丹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正月辽以耶律休哥为南京(今北京)留守,仍赐南面行营总管印绶,总领边事。休哥安抚燕民,均戍兵,立休更法,劝农桑,修边备,边境大治”。又“契丹统和九年,契丹朝廷提倡佛教,优礼僧徒……佛教传播,仍受鼓励”。
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文昌阁北,有一座庭院,里面就是耶律楚材及其夫人的陵园(墓)。笔者童年时曾随舅舅到这里凭吊耶律楚材。当时出于好奇,提出一个问题:“耶律楚材是在清朝以前过世的,为甚么他的墓修在颐和园内,颐和园不是清朝修的吗?”舅舅给我解释并讲了耶律楚材的一段故事。原来耶律楚材去世后是葬在燕京西北远郊外,就是现在的位置。后来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颐和园的围墙把耶律楚材的墓包括进来啦,清朝旗人也敬重耶律楚材,他的墓也经过清朝修缮过。耶律楚材是出生于燕京(北京)的契丹人,他精通汉文化,博览群书,造诣极深,天文、地理、律厉、医卜、释道无所不通。曾在金元两朝为官,在元朝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他极力推行汉文化,向皇帝建议兴科举,录用人才,并在京城建孔庙,推行汉民族文明礼仪,他为人正直秉公断案,刚正不阿。游牧民族,生性粗犷(guang),当蒙古军围攻金都汴京时,蒙古军大将速不台主张屠城,当时任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据理相争,他向蒙古大汗窝阔台进谏说,国家兴兵打仗不就是为了争夺土地和百姓吗,如果你把全城的人都杀了,那你只得到一座空城有甚么用?当时窝阔台犹豫不决,耶律楚材又说,能工巧匠,有用人才和文物,财产都在城内,如果要屠城,人都没有了,以后谁向朝廷缴纳赋税?这样窝阔台才决定不采纳速不台的主张。耶律楚材智慧地制止了屠城行为,保护了汴京147万人的性命免遭灭绝。
谈到耶律楚材,想起他的一位老师,就是万松老人。在北京西四牌楼附近有一个砖塔胡同,这胡同是因一座砖塔而得名。近代作家鲁迅,张恨水都曾在这个胡同住过。这胡同东口附近的砖塔就是万松老人的葬骨塔。万松老人原名蔡行秀,汉人,老家在河北省。他是位博学多才,精通儒学的僧人。当年万松老人曾居燕京于此。耶律楚材慕名而来,拜他为师,跟随他学习三年。当时忽必烈也敬慕他的学识,到此听他讲经说道。万松老人告诫他要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勿施暴政祸国殃民,忽必烈洗耳恭听。并赠他礼物。万松老人去世后,元朝民众为了保存他的尸骨,修建这座砖塔。明朝时砖塔渐毁,清朝又重修。
元世祖忽必烈在他未登帝位以前,立足燕京,采用汉法,以图南进,统一中国,是与他虚心向万松老人请教汉学分不开的。他还以汉人刘秉忠,张文谦等为谋士。作为忽必烈幕僚的刘秉忠,是河北邢台人,也是一个精通天文、地理、律历,訚熟儒家经典,尤邃于易的僧人。经海云禅师的推荐,为忽必烈出谋划策。忽必烈建元纪岁,物色人才,定都于燕京,建国号,改中都为大都,规划兴建大都城,制定典章等,都是他与忽必烈帷幄密谋,刘秉忠的建议一经提出,忽必烈必定采纳。元史称刘秉忠为“一代成宪”。元世祖忽必烈重用郭守敬兴修水利,开凿通惠河之举,我在前面谈北京水系变化的文章中已经叙述过。这也是蒙古人统治中国,吸收汉文化,重用有才之士的一例。
康熙皇帝崇尚儒学,以儒学为治国之本,他对程朱理学尤为重视。(网络图片)
大清康熙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他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他的汉学老师有陈廷敬、熊赐履、傅以渐等。他崇尚儒学,以儒学为治国之本,他对程朱理学尤为重视。他非常喜爱汉传文化,他博览群书,不但訚熟儒家典籍,而且对经学、史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算术等都通晓。他曾亲临山东曲阜拜竭孔庙。他令编辑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传世图书,还编印历书、历法。为了强化皇权,他大量使用品学兼优的汉族士大夫,例如高士其、陈廷敬、李光地、张廷玉等。他对宗教宽容,允许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并存,他甚至去洋人教堂听基督教布道。他曾六次南巡,视察民情,废止旗人圈地。有一次他亲自乘舟到浑河视察,见灾民以水藻为食,遂命着速浚河筑堤。浑河治理后,他赐名永定河。黄河危害,他在位期间也命整治。
《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按该图书的分类,有万象、方舆、明论、博物、理学、经济等。这部巨型图书集,是陈梦雷主持编纂,用铜活字印刷的。有人考证,完成这一巨大集成和出版地点在熙春园,就是在今日北京,清华大学内的一个荒岛上。《红楼梦》是在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用活字印刷出版的。
程朱理学是儒家学说的一个流派,在宋朝时由北宋程颐、程颢(hao)等人开创这理论,南宋哲学家朱熹对其发展完善并到朝廷讲学,应用来的治理国家。他们认为宇宙起源于理(太极),理是善的,将善赋予人,便成为人的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程朱理学教育人们要知书达理,陶冶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朱熹还提出理高于势,这就要求皇帝不能为所欲为,要正心诚意,善待百姓。他的哲学思想核心就是“明天理,灭人欲”。他在讲学中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这说教其实对皇权是一种限制。
乾隆皇帝是位长寿的皇帝,享年88岁,无疾而终。在位时间如果连摄政计算在内是六十三年。他自幼聪明,深得其祖父康熙的疼爱,多方教导。康熙曾经亲自为其选择汉学教师。张廷玉,庶吉士福敏,翰林院掌院学士朱轼、徐元梦,翰林编修苏世远等都教过他。乾隆酷爱诗、书、画,并精通武术。他令纪昀担任总篡修官编篡《四库全书》。在当时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历时九年才完成,因此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称四库。乾隆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他对书法艺术相当喜欢,清朝紫禁城宫殿的绝大部分匾额,楹联都是出自他的御笔。他也多次下江南巡视,安抚百姓,视察水利增加科举,废除灾民税收。他也重视佛教,曾令普查和修缮寺院,包括皇家寺院和京城内外其他的寺院。乾隆在位期间重用的汉臣最多,如张廷玉、纪昀、刘统勋、傅恒、刘墉、史贻直、孙嘉淦等。
谈到纪昀,想起一个地方(北京话叫“地非儿”),就是在珠市口西大街有一个庙叫给孤寺(读作"机谷四儿”),这座寺庙始建于唐朝,原名万善寺,明朝时叫给孤寺,明清以后衰颓,民国时在此遗址曾建第一舞台,杨小楼曾经在第一舞台演过戏。这戏楼在1937年遭火灾烧毁。离这儿不远是虎坊桥,纪昀的故居“阅微草堂”就在虎坊桥东面。他有本著作叫《阅微堂笔记》就是在这个故居写的。但是在纪晓岚去世以后,这个宅院曾经多次易主,民国时被梅兰芳买下,后来又租给肖长华使用,成为富连成科班的宿舍。中共掌权后,曾被多个单位占用,在1958年以后,改为晋阳饭庄了。
以上是外来民族帝王统治者重视汉学文化,重用汉族人才的例子。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平民家庭,他童年当过牧童,在寺院当过行童、游僧,他是在投靠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才在军中学认字,读书的。因此他深感没有文化难以掌权的重要,他特别重视对皇家子弟的文化教育,用心也良苦。他为寓教于乐,亲自编写歌词,令人谱曲后教其子孙来歌唱。他的宗教政策是三教并重,将宗教事务列为朝廷中的大事,对佛教制度,僧寺清规多次整饬(chi),期望以此整顿僧团,祛瘀除垢,“桭扬佛法以善世”。洪武年间他主持举办过六次科举考试,七次发榜,为朝廷选拔了大量有学识的人才,例如练子宁、黄子澄、解缙等名相就是他亲自选拔的。
说到科举,这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源于隋,发展成型于唐,到宋朝已经很完善了。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到民国初1905年被废除。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常科每年都要举行,而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的考试。考生分为生徒和乡贡两种,生徒是在国子监和各地学馆考,乡贡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科举按选拔人才的类型分,有文举和武举两类。文举考试范围就是看学子对“四书五经”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隋朝科举方式是考写文章,写诗歌。自唐朝开始,考试方式就是用“八股文”写文章。四书五经就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经书。四书五经是儒教的源头。是古代求功名的人必读之书。经科举,被录取的考生名衔有若干等级,即:进士、状元、榜眼、探花、贡士、会元、举人、解(xie)元、孝廉、贡生、秀才。以状元的学位最高。武举是选拔武将的考试制度,始于武则天时,唐代武举要考举重、骑射、马枪等,对体形也有要求,如“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到宋朝时,武举不仅要考武功,而且还要考理论,如策略、兵法等。
八股文是自唐到明清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章体裁。八股文的题目必须引用四书五经。破题是用两句散文,进入“股”也就是讲道理时,起承转合文字使用必须遵守严格的规矩,即必须用排偶句型。八股文一篇文章的字数也有限制,如唐朝时限550字。清乾隆以后限700字。
老北京安定门内有个成贤街,在这条街的孔庙旁边是国子监(读“见”)。我在前面文章中曾经说过,国子监就是皇家设立的高等学府。国子监的历史可以追朔到辽。在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幽州升为南京时就在这里建立了南京太学。到金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南京改为中都,在这儿建中都国子监。元大德十年(1306年)建大都国子监,元末明初战乱元代建筑已毁。明朝在此改建为北平学府。在永乐帝迁都北京以后,改北平学府为北平国子监,同时保留了南京国子监。国子监现存的建筑为明清所建。中共进京以后,在1949年,国子监被首都图书馆等占用,2005年迁出,国子监改为中国教育博物馆,对外开放。国子监现存建筑有集贤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六堂、彝伦堂、敬一亭等。六堂就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共33间。清朝乾隆皇帝曾在辟雍殿讲学。
谈到北京的文化,学校教育是基础。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是春秋战国时的《学记》。其中谈到教育的重要性,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文中有一段关于教育体制的文字,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ang),术(sui)有序,国有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代教学设施每一闾,党,术(sui)的行政单位学校名字分别叫塾、庠、序。国家(或诸侯国)设的学校叫太学。古时每25户人家为一闾,500家为一党,术(sui)即遂,12500家为一遂。中国自汉代以后就已经形成地方私学,官学与中央官学并存的教育体制。
北京现在有三百多所中学。现在的中小学都是在清末民初以后创建的。在这以前的学校是私塾,私塾先生教的是儒学,学童一到上学年龄就教《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名贤集》等,学生还必须学会正楷书法(写毛笔字),这些启蒙教育,其实对以后的成才是必要的基础,虽然看起来是学一些基本常识,但是里面贯彻了教人如何做一个正派的人。到高等教育阶段还必须学“六艺”。六艺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就是礼、乐、射、御、书、术。礼是指礼节;乐是指音乐;射是指射箭技术;御是指驾驶马车的技术;书是指文学、书法;术是指算术、数论。到汉朝以后,六艺也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现代教育是从欧美传入的。老北京人管现代学校叫洋学堂,北京历史最久的中学多半是从私立或官办学堂演变来的,例如我女儿曾就读于北京一中,一中始建于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开始叫八旗官学,后又称经正书院,宗室觉罗八旗学堂,1949年中共进京后才改叫北京第一中学。1724年建立镶白旗子弟学校,后来演变为北京二中。同年建的八旗子弟右翼宗学堂,演变成北京三中。北京十四中创立初期在1906年,当时叫畿(ji)辅学堂。25中是在1864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办的,育英学校基础上建立的。东城区有一所汇文中学,1952年时叫26中,他的前身是1871年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附设蒙学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的顺天中学堂,就是今日的北京名牌中学──北京四中。到民国以后建立的中学名称就直接叫中学了。
早期的中学,是男女分校的,直到五十年代末期还存在男女分校,“文革”后就不再分校。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大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改游美肄业馆为清华学堂。北大、清华都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才改为现在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