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肉若狂的大文豪苏东坡何以后来止杀茹素?《我哀蓝中蛤》这一首五言韵诗饱含着诗人怎样的悲悯情怀;口腹之欲与生灵的苦难如何引发了诗人细致深切的感怀;诗中提到的人物和典故又有着怎样的传奇过往。请与小编一同品读苏东坡留给我们的泣泪谏言,尤冀能在字里行间读出我们今天淡漠已久的生命思考,重新开启早已木然尘封的心灵内省。
《我哀蓝中蛤》
我哀篮中蛤,闭口护残汁;
又哀网中鱼,开口吐微湿。
刳肠彼绞痛,过分我何得;
相逢未寒温,相劝此最急,
不见卢怀慎,蒸壶似蒸鸭;
坐客皆忍笑,髡然发其幂。
不见王武子,每食刀几赤;
璃璃载蒸豚,中有人乳白。
卢公信寒陋,衰发得满帻;
武子虽豪华,未死神已泣。
先生万金璧,护此一蚁缺;
一年如一梦,百岁真过客。
君无废此篇,严诗编杜集。
翻译
可怜的蛤蜊,在篮子里紧闭着嘴,死守着生命里最后的一滴水。
可怜的鱼儿,在网子里拚了命的吐着水泡,只想抓住最后一丝湿润。
眼里看着它们被开肠破肚的痛苦,你的心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我急迫的想奉劝你(此诗是苏东坡写给陈季常的)
可曾听过卢怀慎的故事?他因不舍蒸鸭就以酒代替。
当他把壶上的巾布拉开时,席上客人都忍住不敢笑他。
有否听过王武子这个人,他每餐都弄得到处鲜血淋淋。
又常用琉璃蒸乳猪来吃,小猪身上还留着人奶的乳汁。
卢公一生廉洁简陋,死去之时大家为之伤心怀念。
武子一生虽然奢侈豪华,未死连天神都已为他的奢侈行径感到悲愤。
纵然你有万贯家财,也请守护着你那颗悲悯的情怀。
人生如梦,就算能活到百岁也不过只是个过客。
请君记住我所说的这番话,千万切记。
唐宋八大家中的苏东坡不但诗文俱佳,书法绘画也堪称一绝,他对美食方面的研究与喜好更是众所周知,并且写过无数的诗文如《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馋赋》,来反应他对饮食烹调的浓厚兴趣和品尝佳肴美味的丰富经验,但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因为与佛法的接触,又一方面与质朴的农夫、渔民为友,以大自然为家,苏东坡的心性有了转变。
他对生命有更深刻的体悟,在饮食上也渐由不杀猪、羊等大型动物,进而连鸡、鸭、蟹、蛤等都在禁杀之列,有人送他螃蟹蛤蜊水产物,他也投还江中,虽明知蛤无复活可能,但也比放在锅里煎烹的好。他并恨自己未能忘味,不能吃全素,只好“勉励”自己只吃“自死物”,不为口腹操刀杀生。
在被贬黄州的那段日子,一次苏东坡去岐亭看望他的好友陈慥(字季常),途中想起前一年去陈家时,陈家杀鸡捉鸭,盛罗酒食来招待他的情形,苏东坡不忍为口腹之欲而让残忍的杀生再次重演,所以一见陈慥便先声明,千万不要为他杀生。之后又做了这首“我哀篮中蛤”的泣字韵诗(即岐亭五首之二),寄到岐亭劝说陈慥戒杀。陈慥读后不但接受了劝告,甚至陈慥的邻里读了这诗,都说“未死神已泣”太可悲了,受此感化,多人不再吃肉。
鱼蛤虽小,但皆有情,被烹刹那,亦痛亦惧。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