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宽松袖子只有哪些人会穿?(图)


在古代有身份的人才穿宽袍大袖。例如,王公士大夫或读书人会穿宽幅大袖,古代普通百姓和军人则是穿窄袖衣装的。(图片来源:神韵艺术团官方网站)

为什么古人的衣袖横着手臂的时候,能轻而易举的从袖子里掏出个千八两的银子,垂着手臂的时候又没东西掉下来,这袖子里的口袋是怎么设计的?究竟能装多少东西呢?

汉代的袖子是琵琶袖(貌似又是垂胡袖),袖口很小,一般跟手腕差不多大小,基本可以放东西。

古人的袖子也有窄袖,就是袖子是直的,宽袍大袖一般只有贵族会穿,既然是贵族,也没有带银子的必要。

如果是银两或者比较轻便的物件,如果不是放在袖子里边,那就是放在衣襟(领子交叉中间可以放东西),或者是腰带里边。也可以再腰带上挂着荷包,就可以装东西了。

古时候的东西都是打包起来,让人抱着回去的。有些电视剧上就有,不过不能全信。从袖子掉出画轴之类的大物件,这应该是剧情需要,只有上层人才那么放,一般从袖子里掏出东西的时候都是在上朝的时候,或者两个大官在面对面的时候,毕竟在那种场合从怀里掏东西比较不雅观。

在古代有身份的人才穿宽袍大袖。袖子里缝有口袋,口袋开口的方向与袖子相反,口袋呈收口的梯形状。这样,把银子、书信之类物件放入口袋中,即使双手下垂或作揖,里面的东西也不会掉出来。

但宽幅大袖既浪费布,又行动不便,所以都是王公士大夫或读书人才会穿。古代普通百姓和军人是穿窄袖衣装的,只要是窄袖,就没地方装东西,而且掏进掏出也不方便。

这种宽幅大袖也不是现在才改掉。它属于“中华衣冠”,清朝入关后就被强令改掉了,像马褂就是原来骑马时穿的窄袖衣服,也就藏不了东西了。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用“两袖清风”来形容人清正廉洁了吧。

然而,古人的服装都没有口袋,如需带些小物件,像手帕、碎银等,不是放在袖子里,就是揣在怀内。从北京十三陵地下宫殿中整理出来的文物中,有皇帝和后妃穿的服装,上面也没有口袋,但是有一种叫“香囊”的东西,比人的手掌稍大一些,用带子缚在腰间,供帝王、后妃们放小东西用。

服装上没有口袋,连皇帝也感到不便。据说秦始皇出巡时,身边常佩带一个丝质的“算袋”,里面放着不同颜色的小棍子我国早年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旅途中如遇到帐目进出、财政开支需要计算时,可拿出来运算。而我国服装上究竟何时开始有口袋的,尚有待专家们的考证。一般认为是清末民初,西式服装传入我国后,人们都感到有口袋的方便,于是逐渐普及开来。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