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泉满清听。(图片来源:公用领域)
人人几乎都有过与朋友相约,接着独自一人等著朋友到来的经验。孟浩然的五言古诗《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即是这般情景。不同的是,古时候的风景能让人在等候之余,不仅不会等到发怒,还会在心旷神怡之后,产生灵感,写下让后人吟诵的一首诗。
记得许久前读过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当时只对书上的图画稍有感触,觉得站在风景宜人的地方等候,不管等多久,都像是在放松心情般。可是,那是在古代。古代自有那时舒适的气候与环境,文人才会俯拾即是创作素材,不然那么多诗词歌赋是打哪儿来的?现今社会与古时相比,环境可就差多啰!当然不是说都没有了风景区可供欣赏,就单论与朋友相约的地点吧!大家多是相约在都市或商店区,以利进行等会儿的看电影、逛街、买东西等休闲活动。
那么,有谁会觉得在高楼大厦前、车水马龙之地等人,是件神清气爽的事情?一眼望去都是人群,没有可放松视觉与心情的大块景致,在缺乏自然的环境下,没有被车子、机车排放的废气给薰得一肚子气,就得偷笑了吧!
好了,不多言,还是来读诗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羣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夕阳越过了西边的山脉,聚集成群的山谷倏忽之间就日落天色昏暗了。松间的月色滋生出了夜晚的凉意,风间的泉水充溢了明晰的声响。归返的樵夫都将要消失了踪影,暮霭中的归鸟则刚停栖歇息。丁大这个人啊!与我相约要在这儿住宿一宿,我独自一人怀抱着古琴在长满了藤蔓的小径上等候。
刻划景致
整首诗,因为“夕阳度西岭”、“羣壑倏已暝”、“烟鸟”等词句,而构织出一幅黄昏已至,渐渐入凉夜的图景。即使是“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亦能让读者连想到自己过往的触觉经验。
当薄薄、浅浅的凉意逐渐伴随着夕阳西下而漫溢开来,仿佛是一层又一层比帛纱更加清凉轻透的山气缓缓地飞舞过来,只欲唤醒来者,注意雾漫夜凉。
不曾因为任何过客而止息的淙淙泉水,一如往昔地带给来到此地的人,舒畅清爽的听觉飨宴。整首诗到这边,似乎都颇心畅自得。
只是,“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这两句描绘外景的诗句,突然在与观赏者“我”互相映衬之际,缓慢地点出孟浩然静静等候朋友丁大的悠悠心境:我静静地等待着,眼见打柴的樵夫都纷纷归返,一个个慢慢地消逝在路径的那段,再也看不见背影了。鸟儿在昏暗的薄暮中,选择枝头停栖,也开始要安歇。
我能明白,工作了一天已经相当疲累的樵夫,一心只欲返家,因此不停歇地往家的方向走去;我能明白,疲倦的飞鸟,只想找个稳当的枝头休息。我欣赏著风景,我依旧静静地等待着……看着各个人影逐渐隐去,无人相伴……何时才能看见我亲爱的朋友,缓缓出现?
借景抒发
孟浩然虽然没有直截诉说自己等待朋友的心境究竟如何,但是他藉景来抒发等待的心境,反倒揭示自己能趁著等候的好时机,静观且刻划这些令人心醉的画面与感触。
只是,最后两句“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似乎隐隐约约透发出渗入了些许淡淡的孤意的恬淡。因为,纵然有变化多端的自然景致让人赏心悦目,短暂地移转心绪,可是,尚未来到孟浩然的视线内的友人,仍是他最终的焦点。孟浩然怀中抱着的古琴,就仿佛是他自己的化身般,与他一样,因为尚无知音共鸣,所以也只能孤单地在充满寂寥意味的藤蔓路径上等候着。或许,孟浩然到最后才发现,欣赏的风景再多,抒怀的心念再多,都不及有丁大这位友人相伴,一齐分享的好啊!
整首诗的主轴是在“待”字上,但是反倒因为刻写了外景的更迭变化,另生一番别致。
虽然现今没有古代令人舒爽的大自然可供欣赏,但是,我们与人相约时,亦可随手一本书或小册子。倘若得稍待一下,那么不妨拿起书来阅读,或是拿笔在小册子上写下倏忽即逝的心绪,或许你也会是下一个大诗人!
参考资料
邱燮友《新译唐诗三百首》(台北:三民,2000)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民初思韵网)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