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本台记者梁欣采访报导)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号在全国人大作政府报告中宣布新举措,将扩大开放市场招商引资正式提升为国家战略!措施包括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大陆上市、发债;允许参与中国国家科技计划等。近年,大陆面临外商撤离、资金出逃的窘境。这样大力度吸引外商投资的举措,能否有效招商引资呢?请听专家们的分析。
李克强在作报告时还称,要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外资准入。在资格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北京知名经济学者茅于轼教授7号接受本台采访时指出,贸易和投资都应该自由化。过去,当局拒绝外商,担心外国人到中国赚钱;之后又改成欢迎外商,在各方面都有优惠,造成了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应该是中商、外商都同样的规则,没有特殊这才是经济所要求的。最近,据我所知很多外商撤走了,说明这个环境有些问题;李克强可能是针对这个现像要求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我想外商在中国投资一个问题就是,他赚的钱怎么能够弄回去,这就跟中国的人民币要变成硬通货有关系。现在人民币不是硬通货,硬通货是自由流通的。我们现在有很多的障碍。”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iken)商学院教授、经济专家谢田(Dr. Frank Tian Xie)也认为,把营利转出中国对外商来说很重要。外商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中国经济的下一步,有没有发展的空间、营利的空间;如果都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上市也没什么用,举债可能也就不必要。所以,中国整体的经济环境和整体的经济停滞,可能是他们最大的考量。
“第二个考量、外资企业会关注的,中共因为害怕外资、外汇流失,现在用各种各样的限制外汇的举动。这些外企他们必须把他的营利汇出中国,这个巨大的不确定性也是阻止他们继续在中国投资的原因。当然,在中国投资、生产,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已经不在;还有其它环保、环境、法治、人权问题。所以,这就造成为什么外资企业纷纷撤离中国。”
新举措还要求,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没有涉及的领域,可在法定许可权范围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李克强说:中国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茅于轼教授指出,总而言之,就是要改善外商在中国的投资环境。但是这涉及到一系列的根本问题,涉及到人民币的国际化。
“涉及到中国要变成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现在中国还不是,这里有很多需要改革的地方。有关系,肯定有关系。中国现在不被承认是市场经济国家,这里头有好多的原因,我们自己应该检讨哪些地方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比如说,土地不能自由买卖,这就是个大问题;土地的价格是扭曲的,土地价格扭曲影响到所有的价格,价格一扭曲做买卖就成问题了。”
谢田进一步分析,李克强提出来允许外资在大陆上市、融资。要上市,公司首先要放弃部分的拥有权。如果是一个外资全资的企业,可能有些公司不愿意放弃这个拥有权,因为资本对外商公司并不是个问题。但是,如果能从中国市场借贷,借到资本,那可能对外商来说就满有吸引力。
“因为,如果他们能从当地市场拿到钱来支持他的运作;这个风险也留在当地,对他们可说是件好事。但是,这个事又回到另外一个问题,即使从当地可以融资,但如果生产出来的营利又换不成外汇;或换成外汇以后带不出中国,那就回到旧有的问题。所以如果中共真正的开放外汇市场,放弃外汇管制,对中国经商环境、经济环境,整体的法治水平、法治环境,都得到改善来吸引外资,还是会有很多挑战。”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梁欣采访报导
责任编辑:张茹
(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