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专栏】所谓“中美贸易战”简评(图)
【看中国2017年2月20日讯】较真的说,“中美贸易战”的说法不准确。贸易战是贸易双方在相互依赖的情况下,为了争夺利益而进行的相互之间的攻击。川普(特朗普)上任后,会采取缩减中国贸易规模的方法,甚至与中国切割,说“经济隔离”更准确。
川普竞选时的口号是“America first,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雇美国人,买美国货,方方面面把美国利益放在第一位。川普政府的目标是优先维护美国利益,重建制造业,拿回美国的工作岗位。
川普的政策是逆全球化。川普总统优先发展美国经济,发展地方经济,把美国工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的政策改变过去以美国经济对外输血、美国工人失业、支持全球经济的模式。川普政府不再让美国做世界圣公,甚至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等于彻底逆转二战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
对中国,川普政府的目标是达到贸易平衡。川普总统本质是商人,最关心钱。川普的逆全球化措施,是想逆转几十年来美国扩大的越来越离谱的贸易逆差,最终实现美国的对外贸易平衡。其中,中国是全世界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一大半,所以美中贸易成为川普政府关注的主要焦点,川普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对中国的贸易。
中美经济即将狭路正面交锋!(网络图片)
“关门”政策将是达到贸易平衡的主要手段。对中国人来说,美国未来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将造成与中国的利益抢夺,形成所谓的贸易战。但是对于美国人,过去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大门完全敞开,中国廉价商品潮水般涌入美国占领美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却不对美国产品开门。如果美中在未来贸易博弈中,中国不实质对美国开门,美国也将对中国关门。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美国经济失血时,中国则接收最多的资金和技术输入,借助全球化跃升为传说中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不久前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上,欧盟各国看到美国的逆全球化措施,拥戴中国做全球化新领袖,取代美国做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对此,中国最高领导人表现非常自信,欣然接受。
美国人普遍认可中国的经济实力。过去三十年,美国人看到中国产品横扫世界,中国GDP高速增长。尤其2008年后,中国经济增长更加“耀眼夺目”,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大量中国人涌入美国,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包括疯狂炒房和疯狂购买奢侈品。可以说,中国人的疯狂购买行为,给美国人展现了一个财大气粗实力雄厚的中国。
川普政府集体认可中国的强大实力。川普在营商时,亲眼目睹中国经济的崛起,他将很多单价数千万美元的房子卖给中国人。川普当选总统以来,中国从企业家到政府人士相继对川普发出警告,中国欲做世界新领袖的信心爆棚。所以,川普总统组建一个强大的外交和经贸团队,制定万全的方案,准备与中国这个强大的对手展开争夺。
接下来的情况是,美国要求与中国实现贸易平衡。当然,了解中国经济的人都知道,中国经济不是表面吹的那么强大,别说美中贸易平衡,就是美国对中国的逆差减少一半,中国经济就立即崩盘。所以,中国不可能接受贸易平衡,而是千方百计与美方周旋,美方在无法忍受中国总是兜圈子后,将突然采取强制手段,实现急刹车式贸易平衡。
贸易急刹车对中国是突然发生的。中国人的特点是,对任何事总是心存侥幸。在中美贸易关系上,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持同样侥幸态度。对川普政府来说,谈判前已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顺理成章的贸易关门。中国人则坚决不相信美国会强制贸易平衡,始终想着继续投机。当美国切实采取行动后,中国出口经济将大半急停,连带其他经济也迅速停转。
随后,中国的外储面临枯竭。2014年起,中国名义外储从增加转向下滑,实际外汇资金越来越紧张。外企开始大量离开中国,但大部分都没能顺利拿回投资和利润,一直被中国政府拖延和管制,日本撤离中国的企业曾组团到中国要钱,希望把此事闹大但也无下文。因为外储是中国体制的命根,所以对外企的外汇撤离卡的越来越紧。
目前,大量美资企业仍看好中国,在中国拥有巨额投资。川普幕僚高估中国的实力,认为中国仍有很多外储。所以,在中国的实际外储正在接近枯竭时,美国人仍眼睁睁坐视中国外储流失。
在贸易关门和中国外储枯竭后,美国人将采取极端措施。眼下在美国国内,社会由于利益矛盾激化,冲突双方接近大打出手。川普政府对中国态度和缓,是以为中国还有足量外储,最重要的是,川普政府想从中分杯羹,把滞留中国的美元吸引回美国去投资美国地方经济,发展制造业和基建。一旦中国外储枯竭,在华美企拿不回钱,将极大激怒美国人。届时,愤怒的美国人将对中国人采取各种措施,其一是清缴在美的中国富人的资产做为补偿。
贸易关门前,川普政府还需要一段时间准备。川普内阁至今还没全部到位,加上国内矛盾激化,川普政府攘外必先安内。待美国内部清理完毕纳入正轨,川普政府将按照新型盟国关系,重整世界秩序,全力展开对外的利益争夺。在川普政府准备期中,中国经济吊着最后一口气苟延残喘,生命倒计时。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供稿)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