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人为什么爱读武侠?(图)

作者:洪烛  2016-12-12 17: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阅读武侠小说,让人感受到与寻常生活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中国人为什么爱读武侠小说?是为了忘掉现实吗?还是为了营造理想?司马迁《史记》都专门写了《游侠列传》、《刺客列传》。可见武侠塑造的英雄世界,堪称最古老的“中国梦”了。

超出一般生活的武侠

身为困守斗室的书生,偏偏爱读描写江湖英雄纵横天下的小说,仿佛从中能挪借几分魄力与胆识。金庸、梁羽生、古龙等的新派武侠走红大陆的时候,普天下似乎都流传着云海玉弓、雪山射雕、天龙弄影、鹿鼎问津之类的传说,一位位红装素裹的豪男侠女连袂而行、栩栩如生,大大突破了时空迢迤,真可谓情天恨海,滔滔不绝,也使雅嗜此好的我辈泡尝了挑灯夜战、醉里看剑的乐趣。虽然手无缚鸡之力,读到刀光剑影、柳暗花明处照样热血沸腾,恨不得揭竿而起,一路张牙舞爪地加入进去。

跳出书外,我还是我,还得拎着公事包夹着饭盒去上班,以守护一席之地风雨无阻,无暇痴想那些惊天动地又云里雾里的豪行伟业。书啊真是极可怕也极可爱的掌上围城,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人生道理,令你能暂时超然物外,获得置身桃源的锗觉。虽然短促但毕竟算得上超脱。

于是便钦佩笔走龙蛇、激扬文字的高手,视天下为残局,星罗棋布,塑造出众多白玉无瑕的英雄人物,或熊腰虎背、力能扛鼎,或羽扇纶巾、笑傲江湖……在这些披荆斩棘之辈面前,真不知世上有何难事?而能够谋篇布局、调遣千军万马的撰书者,更应该仙风道骨、点石成金。至少我是这样想像的。后来搜罗到有关资料和照片,发现金庸其实是大名鼎鼎的报界老板,梁羽生曾经是为稻粱谋的刀笔小吏,而呼风唤雨的古龙居然是穷途而哭的落魄酒徒。神秘感一打破,不禁有光环摘去的淡淡惆怅。

武侠说到底是一种经过夸张的精神,是对超凡脱俗的硬派人格的高度褒扬,也可作为带有超现实倾向的半神文化。在北欧的古代史诗中,把所有传说的英雄叫做半神。而武侠小说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对现实中单薄、平淡的心灵所作的必要夸张。

古典小说亦具武侠传奇色彩

早在新派武侠兴起之前,少年时代我便对《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名著爱不释手,它们都带有武侠小说最初的痕迹。我一向认为,性格孤独的人恐怕偏爱《水浒》,因其笔墨注重叙述个体英雄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的创业过程;而好热闹的人更喜读《三国》,因其较多渲染群雄逐鹿、万马奔腾的派别之争;至于《西游记》,可视若魔幻色彩的游侠传奇、行吟诗篇……

我对《水浒》的前半部分百读不厌。它仿佛在为天性迥异的武林豪杰逐一作传,而他们在相逢会合之前,大多作为孤独的英雄走南闯北。读者也就可以设身处地把自己想像成正在描写的具体人物。黑旋风李逵打虎下山,赤膊上阵,如璞石未琢般愚顽可爱;风雪山神庙的弹铗而歌,烘托出欲哭无泪的林冲枪尖上斜挑的酒葫芦,而野猪林里半路杀出的花和尚一声怒吼如雷贯耳……。读书读到这种境界还有什么话说?

同样,读《三国》,也习惯将特定英雄的经历从全书中剔出来单独读,最仰慕手提青龙偃月刀的美髯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势如破竹。至于败走麦城一段,日月无光,英雄的悲剧令人不忍卒读……看来武侠精神祗能通过具体人物的一言一行来展现,好的武侠小说仅仅靠打斗场面不行,而重在写人,是一种虚构的英雄人物传记。不信则无信则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摒却尘事,独处一隅时读优质名脾的武侠,魅力无穷!靑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責任编辑: 云淡风轻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